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56岁,干部。于2001年2月21日以“脾淋巴瘤”由血液科转入肝胆科。转科时情况:1年前诊断为“脾淋巴肿瘤”,给予CHOP+MYX(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氨甲喋吟)方案及干扰素治疗,脾回缩明显,2月前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湖南省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情况,为完善全省血吸虫病诊断网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采用自查、自评和现场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省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与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湖南省依托41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建设的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中,有36个符合国家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要求,获得了省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准入资质。3家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参加的6批次国家血吸虫病诊断参比中心室间比对均获得"完全一致"评价;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样品复核检测符合率分别达98.40%和100%。结论湖南省已初步建成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体系并有效运行,但其建设水平仍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反应。方法 65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同时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过回顾资料的方式收集患者的血糖测量指数和甲状腺检查结果 ,根据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情,并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检查,患者的体征指数及临床症状没有呈现出典型特点。经过治疗病情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逐渐回归常态,未出现病变情况。结论由于糖尿病患者同时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在临床检查中不会呈现出明显特征,因此十分容易造漏诊情况。为了使患者能够及早得到有效治疗,医生必须反复检验,做好早期防范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蒿琥酯皮下埋植剂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病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方便地预防家畜血吸虫感染,对青蒿琥酯的剂型与给药方法进行改进.方法用青蒿琥酯原粉制成青蒿琥酯硅橡胶皮下埋植剂,每支24 mg,分每鼠24 mg和48 mg 2种剂量,每种植药剂量各分2组,分别在植药后的第20天和第30天进行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30天解剖观察效果.结果 24 mg/支青蒿琥酯皮下埋植剂体外释放量,第1天达860 μg、第20天539 μg、第30天仍有305 μg药物释放.用48 mg/鼠青蒿琥酯皮下埋植剂植入小鼠体内第20天及第30天后感染血吸虫尾蚴,30 d后解剖,2组平均虫数分别为1.33和7.86,与对照组26.50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青蒿琥酯硅橡胶埋植剂植入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血吸虫病和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理论与检测技能水平,为加强基层血吸虫病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组队竞赛的方式,对湖南省县级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 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分。 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的定量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参与竞赛人员的平均分为(75. 80±10. 70)分,合格率为92. 59%。 其中,理论测试平均成绩为(63. 41± 14. 15) 分,合格率为 62. 96%;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81. 11± 11. 68)分,合格率为 96. 29%。 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机构和疫区类别选手的理论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 05);不同年龄、职称选手的操作技能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0. 05),女性选手操作成绩高于男性(<0. 05),专职血防机构(血防站、血防医院、血防办)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非专职血防机构(疾控中心) ( <0. 05),疫情达传播阻断标准地区选手操作技能成绩高于达消除标准地区(<0. 05)。 结论  我省血防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较高,但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应加强血吸虫病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控制家畜传染源对垸外感染性钉螺的控制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南、湖北省3个典型的湖沼型地区选取15个乡镇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调查家畜传染源控制前后垸外钉螺感染状况及其控制效果,应用logistic步回归法分析钉螺阳性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2009-2011年累计调查564户家畜4077头次、垸外钉螺面积10624.51hm2有螺洲滩野粪污染14处130.73hm2,结果显示,钉螺阳性率与家畜感染率(r=0.832,P〈0.01)及野粪阳性率(r=0.903,P〈0.01)有高度相关关系。采取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后,家畜、钉螺和野粪感染(阳性)率分别下降了74.90%、92.42%和84.51%。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控制垸外感染性钉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中占23.2%,且呈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婴幼儿的发病率增加。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并发多器官损伤。现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进行疗效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患儿,肺炎支原体试剂由欧蒙(德国)实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根据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1]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个月~16岁,平均(7±3)岁;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个月~14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素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抗炎,止咳化痰的治疗,其中,40例加用肝素钠静脉滴注0.5mg/kg,溶于10%葡萄糖溶液,配成0.1%的浓度,连用5d。1次/d;38例为对照组,不给予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25%,有效率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16.7%,有效率33.3%,总有效率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2,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0,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素能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室内繁殖第2,3代东方田鼠及疫区湖洲野生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无明显差异。日本血吸虫可感染东方田鼠,但在其体内不能发育成熟,故不使其致病。幼虫最早于感染后第2天到达肺脏,第4天转移到达肝脏,而且还可在门-肠系膜静脉系统中发现少数虫体。虫体在鼠体内生存时间一般3周左右,虫体大小和结构均停留在第11天以前水平,仅见口、腹吸盘形成,肠管会合出现。日本血吸虫在东方田鼠体内的主要消亡部位是肝脏,异物性炎症反应结节是机体消除虫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野外自然与室内人工感染钉螺的尾蚴分别感染小鼠的成虫发育率和产卵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感染性钉螺的尾蚴感染小鼠后,其体内成虫发育率、粪卵EPG、肝卵EPG和粪便毛蚴孵出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