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中国汉族人口三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样本为450名中国汉族人口,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GSTP1+313核苷酸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和45%,同时具有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的人个体频率为28.92%;而GSTP1+313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18.7%,并发现该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基因型(GSTM1缺失型、GSTT1缺失型和GSTP1+313A/A)的个体频率为18.04%。GSTs基因型分布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结论:中国汉族人口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不同于其他种族。  相似文献   
2.
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反映三硝基甲苯(TNT)接触水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TNT作业工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加合物与接触量的关系。方法:使用GC-MS法测定25名TNT作业工人血液中TNT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的含量,观察其与接触量的相关性。接触水平以空气污染量和皮肤污染量表示。结果: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与总接触水平相关,尤其与皮肤接触量相关性更强;其中4A-Hb与总接触水平的回归曲线和血红蛋白加合物总量(4A-Hb 2A-Hb)与总接触水平的回归曲线的斜率(F=0.03)及截距(F=0.11)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红蛋白加合物4A-Hb、2A-Hb均可用于评价TNT总接触水平,其中4A-Hb更适宜评价TNT的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 476名严重环境铅暴露儿童中 ,研究了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1位点多态性对血铅、锌原卟啉、头围、身高和体重等指标的影响。使用协方差分析校正了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和血铅等影响因素后 ,具有B等位基因儿童的头围明显大于bb基因型个体 (P =0 0 2 ) ;分层分析发现在高血铅组和男性组中Bsm1多态性明显影响头围 (P <0 0 5)。未发现Bsm1位点多态性对血铅、锌原卟啉、身高和体重的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VDR基因Bsm1位点的遗传变异可修饰严重铅暴露条件下铅对儿童颅骨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38名中国汉族人口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位于 12号染色体长臂 13带 (12q13)。到目前为止 ,已在多个种族中发现VDR基因呈多态性分布。由于维生素D在体内钙代谢调节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VDR基因多态性与维生素D功能相关疾病 (铅中毒、骨质疏松、前列腺癌和某些传染性疾病等 )易感性的关系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目前 ,我国汉族人口中只有小样本BsmI位点多态性分布的数据 ,b等位基因的频率为 0 96 3[1] ,尚缺乏大样本BsmI和TaqI位点多态性分布和连锁分析的基础数据 ,而这些数据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焦炉作业工人多环芳烃 (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 ,PAHs)暴露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35名焦炉作业工人和 30名非职业PAHs暴露者 ,使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周末班后 6h尿中 1 羟基芘水平 ,收集个人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结果 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高于对照组 [数值分别为 2 .4 7(0 .2 2~ 4 6 .6 8)、0 .94 (0 .4 2~ 4 .2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与尿中 1 羟基芘水平呈相关性 (Spearman偏相关系数 =0 .2 2 ,P <0 .0 1)。以非暴露者Olive尾矩的上 5分位数 1.9作为判断个体是否为DNA损伤阳性的界值 ,焦炉工发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阳性的OR =5 .38,95 %CI=2 .0 7~ 14 .0 8,且随外暴露等级或内剂量水平的增高而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焦炉工PAHs暴露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呈良好的剂量 -效应和剂量 -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