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分别于1982年5月、11月和1983年5月对两所中学学生进行了3次血压测量。线性相关分析表明SBP 的轨迹相关系数均为0.46~0.77,DBP 的轨迹相关系数为0.34~0.66,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起源于青春期以前,多元logistic 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体重和父母血压对青春期血压持续升高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TUNEL方法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凋亡表达。结果:(1)从正常子宫内膜直至子宫内膜样癌的PCNA表达逐渐增加。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PCNA表达逐渐增加,且各组之间PCNA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到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凋亡的表达逐渐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细胞、不同手术病理分期之间凋亡表达均有显著差异(皆P<0.01);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凋亡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3)PCNA表达与细胞凋亡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均呈负相关(分别r=-0.943,P<0.01;r=-0.976,P<0.01)。结论:PCNA是内膜细胞癌变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其在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参数。细胞凋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内膜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癌症中Akt(又称PKB,即蛋白激酶B),CDK2(cyclin—dependent kinases,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从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和胸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出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活检病理组织为对照组,试验组为顺铂联合紫杉醇组,80例患者均为进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再行手术的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及逆转录PCR法检测pAkt和CDK2在新辅助化疗前及手术后的表达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AKT、CDK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表明,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P—Akt表达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提示pAkt、CDK2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pAkt、CDK2表达降低(P〈0.05)。逆转录PCR法检测Akt与CDK基因的表达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AktRNA的表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CDK2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AktRNA、CDK2RNA的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AktRNA、CDK2RNA的表达降低。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使肿瘤组织缩小,提高,临床手术的切除率。AKT和CDK2作为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基因。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基因AKT和CDK2的RNA及蛋白表达,且随化疗疗程延长及患者联合化疗的应用,AKT基因表达降低,CDK2基因表达的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针对本院从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较常规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使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还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形成,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按照化学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阿法替尼治疗。两组共化学治疗4~6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33%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bax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bax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bax的表达逐渐增多。不典型增生与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内膜样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bax的表达逐渐降低;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bax的表达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ax参与了癌前病变的发生,bax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chromosometen,PTEN)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果:(1)PTEN的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无差异(P〉0.05)。(2)不典型增生与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与复杂性增生相比,FFEN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单纯性增生与复杂性增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尽管IWEN表达在〈50岁年龄组大于≥50岁组,≤1/2肌层浸润深度组大于〉1/2组,但其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皆P〉0.05)。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和分期的升高,FFEN表达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之间和I期、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FEN表达降低促使了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是引起内膜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FFEN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1984年2月~3月,对幼儿园144名3~7岁学龄前儿童血压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学龄前男女儿童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与身高、体重呈显著正相关。男童的舒张压与年龄呈正相关。男女儿童收缩压和舒张压与盐味阈及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均不明显。一元回归校正年龄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SBP家庭间差异有显著性,DBP则无。校正父母及子女身高、体重、体重/身高~3及子女性别后,SBP家庭间无显著差异,而DBP则有。在逐步回归分析中,表明学龄前儿童的收缩压不但与年龄、体重有关,而且与母亲DBP关系密切;舒张压仅与体重有关。而且与父亲DBP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分析之前忽略了核对数据这一重要步骤,而急于着手分析,就可能有损于试验的周密计划和完成。统计学上没有什么妙法能够使拙劣的数据资料得到完善,因此首先要提出一份失访或退出试验的病人数目的清单,列出退出试验的原因,评价其潜在的偏性。其次,检查观察数据是否切合情理(例如数据范围)、符合顺序和一个病人的资料是否一致。第三,比较随机化分组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