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5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41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77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1038篇
内科学   517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07篇
综合类   1872篇
预防医学   797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896篇
  6篇
中国医学   929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前列腺慢性炎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感染因子、尿液返流、代谢综合征、衰老过程和自身免疫应答在内的几种刺激,通过相应分子途径引起前列腺免疫细胞的组织定位和组成成分发生广泛改变,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之后引发的组织损伤和缓慢愈合,导致了BPH发生和进展。本文通过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前列腺免疫细胞在病理生理机制层面与前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抗炎药物对BPH-LUTS的干预作用,以其为BPH-LUTS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钠依赖葡萄糖转运体(SGLT1),葡萄糖运载蛋白2(GLUT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均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饲养。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劳倦过度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之后,对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足三里"穴、非经非穴点干预处理7天。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的SGLT1和GLUT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的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脾气虚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部分损伤,足三里组的小肠黏膜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 0. 05);足三里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有所升高(P 0. 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组织内的SGLT1和GLUT2基因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作用进而改善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nasal 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A total of 1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AECOPD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hospitalized at Peking University Shougang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January 2022 were enrolled, including 82 patients in an HFNC group and 94 patients in an NPPV group. After treatmen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 oxygenation index (OI), respiratory rate (RR), heart rate (HR),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comfort score, discharge rate, rate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rate of transfer to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 data ar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 or number of cases and the χ2 test was used for their comparisons. ResultsThe SPO2 values at 30 min, 1 h, and 6 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FNC group than in the NPPV group (t=-2.049,-2.618, and -3.314, P=0.043, 0.010, and 0.001, respectively). SPO2 before dischar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PPV group (t=2.162, P=0.033), but OI at each time point and before discharg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MAP at 6 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FNC group than in the NPPV group (t=-2.209, P=0.029), but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HRs at 2 h and 3 h in the HFN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PPV group (t=-2.199 and -2.336, P=0.030 and 0.021,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R, HR, or MA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other time points and before discharge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CO2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mfort score in the HFN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PPV group (t=-46.807, P<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charge rate, ICU transfer rat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rate, and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HFNC is as effective as NPPV in 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E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 Ⅰ or mild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HFNC is more comfortable than NPPV.  相似文献   
4.
下肢静脉血栓作为常见的深静脉血栓类型之一,占比约为90%。相关研究显示,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较多,例如:长期卧床、手术时间过长、偏瘫、甘露醇大量使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一旦出现这一并发症,便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为了预防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可将气压泵运用其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rs2010963(-634 G/C)、rs3025039(+936 C/T)两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本地区不同民族子痫前期患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157例(其中维吾尔族60例、汉族61例、回族13例、哈族23例),正常妊娠女性174 (维吾尔族67例,汉族65例,回族17例和哈族25例)例的VEGF基因-634 G/C、VEGF+936 C/T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分析,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无差异(P 0. 05)。结果 (1)VEGF-634 G/C)、VEGF+936 C/T二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民族的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孕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表明,不同民族的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子痫前期患者的平均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周,其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arg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子痫前期患者组孕前体质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从孕前至分娩时体质量增长变化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结论rs2010963(-634 G/C)、rs3025039(+936 C/T)二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本地区不同民族子痫前期的易感性不存在统计学相关;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长变化数则为子痫前期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之一,孕前及孕期控制体质量对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综合指数法进行某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生产线岗位人员接触的主要化学有害因素为氨和硝酸,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综合指数法评估结果不同于现行的标准限值比较法,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的结果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降低风险水平,保护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GMP模拟车间实训课学生评教数据分析,探讨精细化管理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GMP模拟车间实训课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管理前后学生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对比,选取最适合GMP模拟车间的管理方法。结果采取精细化管理后,学生教学质量评价从35.71%提高到96.42%。结论对GMP模拟车间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长途转运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20转运中心长途转运接收7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786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气道护理(对照组)和转运途中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组(治疗组),对比转运过程中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长途转运中,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的可减少转运患儿吸痰次数发生率、降低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稽留流产患者共31例,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宫腔内羊膜腔外插管术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完全流产25例达80.6%,不完全流产3例,失败改为钳夹术3例。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宫腔内羊膜腔外插管术治疗稽留流产收到很好的疗效,降低了钳刮术的并发症及难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 ,38岁。 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皮肤色素沉着 ,以面部四肢较明显 ,进行性加重 ,且遇冷时有双手指发冷发紫 ,时有双手指发麻 ,同时伴有纳差、乏力、体重下降 ,无明显脱发、口腔溃疡、皮疹、发热及关节肿痛。以后皮肤色素沉着进一步加重 ,并间歇性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浮肿可自行消退。 1个月前 ,患者自觉腹胀、乏力 ,于外院检查发现中量腹水、少量胸水 ,利尿治疗效果差。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病史等。体检 :神清 ,消瘦 ,全身皮肤色素沉着 ,以面部、四肢为甚 ,腋毛较稀疏 ,双下肢体毛较浓密 ,左锁骨上可及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