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妇48例为对照组,部分产妇进行皮内缝合术;同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69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全部应用皮内缝合术。仔细比较这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指标。结果这两组剖宫产产妇经过皮内缝合术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照组剖宫产48例,皮外缝合40例,皮外缝合率为83.3%,皮外缝合有几例脂肪液化,术后平均住院7.89±2.4 d;观察组剖宫产69例,全部行皮内缝合术,皮外缝合率为100%,伤口愈合良好,术后平均住院5.35±1.3 d。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内缝合在剖宫产腹部伤口具有高效、创伤小、见效快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9岁,自感右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余,指掐后包块增大10d就诊。体格检查:右颈部偏外侧区近锁骨上可见一大小约3cm×3cm的质软包块,无压痛,活动度差,听诊无明显血管杂音。超声检查:右侧颈外静脉近心端前壁可见一长约3.4mm的连续中断(图1),周围可见范围约24mm×11mm的无回声区半包绕颈外静脉,内部另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探头轻压可见摆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右颈外静脉前壁破口周围无回声区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并通过破口处与颈外静脉内血流往返交通(图2)。超声提示:右侧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并瘤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1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 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1例心室率为160-230次/分,平均180次/分;当心室率>180次/分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18-0.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2007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的48例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氧疗、祛痰、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给予甘利欣200mg静滴1次,纳洛酮注射液首剂1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予纳洛酮2m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甘利欣和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对于缺少机械通气的基层医院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为结核、肿瘤、肺炎(包括感染性脓胸)等,也可见于一些少见病,如寄生虫病、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感染性脓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胸水性状也为人们所熟知:为渗出液,积液脓性稠厚,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常  相似文献   
6.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为结核、肿瘤、肺炎(包括感染性脓胸)等,也可见于一些少见病,如寄生虫病、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感染性脓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胸水性状也为人们所熟知:为渗出液,积液脓性稠厚,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T/T比值对急性心包炎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量60例急性心包炎(实验组)的Ⅰ、Ⅱ、Ⅴ4、Ⅴ5、Ⅴ6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及T波振幅,计算同导联ST/T比值,用ROC曲线分析法确定各导联ST/T比值的诊断界点,使用Youden指数确定最佳诊断界点.并以8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结果:实验组的T波振幅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ST/T比值则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ST/T比值的诊断界点在Ⅰ、Ⅱ、Ⅴ4、Ⅴ5、Ⅴ6导联分别为0.29、0.34、0.31、0.28、0.27,其中以Ⅴ6导联ST/T比值大于0.27为最佳诊断界点,其真阳性率为95%、假阳性率为5%.结论:ST/T比值是鉴别急性心包炎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可靠指标,Ⅴ6导联ST/T比值大于0.27提示急性心包炎.  相似文献   
8.
应用智能化电子管理平台优化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20年2月15日启用“敏识医云”智能化电子管理平台,患者可通过该平台使用独立账号管理其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过程,平台会自动将预约时间、注射过程的观察要点等信息及时推送至患者端口。该平台涵盖了整个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流程,可真实、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史及治疗全过程。目前,该平台运行平稳,使用反馈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成本较低、实时性强、运行平稳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临床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13例患者在行PET-CT检查的同时,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胸膜活检、纤支镜活检或手术取得了肺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或通过脱落细胞明确诊断,并同期采取血样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析PET-CT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3例患者的PET-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100%,没有假阳性或假阴性;肿瘤标记物与PET-CT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之间相关性不强;肿瘤的SUVmax,与肿块大小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结论 PET-CT对肺部疾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价值,严格掌握适应证可进一步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以提高急救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烧伤外科收治40例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恢复有效的循环血容量,及时止痛及创面清创换药,经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加强综合护理.40例重烧伤患者转危为安,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迅速抗休克、抗感染、止痛、创面清创换药及热风治疗,加强综合护理是成功抢救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