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医学专科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家庭因素对个体心理成长、个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采用测量法,了解高等医学专科学生(以下简称医专生)自我和谐程度和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城市小学生心理及人际关系等特点.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及自制小学生调查表,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8.5%的小学生认为父亲不理解自己,14.3%的小学生认为母亲不理解自己;调查中小学生自尊评分为29.7±4.7,女生高于男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小学生心理、人际关系等特点中存在的学习压力,与父母沟通等问题需要得到来自小学生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次的关注与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0.33,P〈0.05)和怒(r=0.32,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0.40,P〈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0.35,P〈0.05)和怒(r=0.34,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少年儿童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0例,剂量为10~30 mg/d;利培酮组30例,剂量为2~6 mg/d.疗程8周.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不良反应评定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男女高中生上网行为的特点及其家庭、学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3所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的9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际有效问卷953份.自行设计的"高中学生背景调查表".结果 有上网经历的718人,男生428人,女生290人.无上网经历的235人.男生平均一次上网最长时间约8小时,近半年每周上网次数男生平均近4次,均是女生的两倍;男生的特点是多选择网吧,目的多是玩网络游戏,大多感到成绩下降,逃课的行为发生率高.结论 家庭、学校因素对高中学生的上网行为有影响;不恰当的网络使用对中学生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性别因素可作为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男女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158名男女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女生幻想因子分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护生症状自评量表9因子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女生更容易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男女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医学生情绪障碍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 SDS、SAS和自编《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表》。对某一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进行情绪障碍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中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 ,且随年级升高而增大 ,在抑郁的学生中学习压力大、自尊心伤害、校方不理解 ,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大 ,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 ,自尊心伤害与校方不理解之间、朋友少与经济拮据之间明显相关。提示医学生的情绪障碍受学习压力大、自尊心伤害、校方不理解等因素影响 ,医学院校应更多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息斯敏治疗氯氮平的流涎副作用王克永,周晓琴,顾庆翠,拜文涛,蔡春岚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被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但因其流涎副作用影响了病人服药的顺应性。我们自1993年开始对这类副作用应用息斯敏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共4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 <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 =0.33,P <0.05)和怒(r =0.32,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 =-0.40,P <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 =0.35,P <0.05)和怒(r =0.34,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 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情绪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特征.方法 选取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犯罪青少年177例作为犯罪青少年组;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80例作为情绪障碍组;3所中学的正常青少年16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应付方式问卷(CSQ)、防御机制问卷(DSQ)、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FES-CV)、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使用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评定.结果 ①犯罪青少年组、情绪障碍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关系、父母受教育年限、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条件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犯罪青少年组的前5位危险因素是CSQ的退避因子,DSQ的分裂、被动攻击和抱怨因子及FES-CV的娱乐性因子;前5位保护因素为DSQ的制止因子、FES-CV的文化性因子、DSQ的隔离、交往倾向因子及SSRS的客观支持因子.③情绪障碍组的前5位危险因素是CSQ的合理化因子、DSQ的躯体化、退缩因子、FES-CV的独立性因子及DSQ的抱怨因子;前5位保护因素是FES-CV的文化性因子、DSQ的制止、幽默、同一化、压抑因子以及FES-CV的道德宗教性因子.结论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及情绪障碍的发生,关注其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