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王金秀  蒋曙红  周红  王淮燕  刘滢 《上海医学》2006,29(12):881-882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仍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营养因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和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未成熟儿出生后的胃肠道发育和营养支持也是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胃肠激素水平和胃肠发育的影响,以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治疗及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19例E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ELBWI的管理水平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2009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9例ELBWI,男11例,女8例,患儿均在我院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病房.胎龄(27~35周), 出生体重(860~998 g).早产原因:胎膜早破9例,妊高症5例,前置胎盘3例,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原因不明1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增多 ,逐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 。我院自 2 0 0 0年5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与菌陈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7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 1)全部患儿均为母乳喂养儿 ;( 2 )皮肤黄染出现在生后 3~ 7d ,逐渐加深 ,持续不退 >2周 ;( 3)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 4)患儿一般情况、精神及食欲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 ,肝脏无肿大 ,肝功能正常 ,HBsAg( -) ,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 ;( 5 )停喂母乳后 48~ 72h黄疸明显减退 …  相似文献   
5.
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卫生部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种疾病之一。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是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用无乳糖奶粉对乳糖不耐受(LI)进行干预治疗,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顾春燕  蒋曙红 《中外医疗》2010,29(28):53-53,55
新生儿气胸为NICU常见的急症之一,可为医源性、病理性、自收性和特发性4种类型,本组资料显示病理性及医源性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医源性因素,规范窒息复苏,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应用高频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喂养加腹部按摩预防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对照组患儿于出生1天后开始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25±2.13)天、(10.46±1.33)天、(3.68±1.28)天、(35.64±13.5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3.56±1.95)天、(14.52±1.61)天、(5.26±1.56)天、(51.45±16.69)天(P<0.05)。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46.67%(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加腹部按摩可加快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母乳及配方奶喂养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第1、7天血中胃动素(MOT)水平。同时检测生后第3、7天血清总胆红素(TB)水平,并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次数。与配方奶喂养组比较,母乳喂养组早产儿生后第7天空腹血中MOT明显升高。TB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次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母乳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成熟,减轻黄疸。减少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早产儿(胎龄≤31周)早期和晚期使用咖啡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江苏省8家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回顾性选取640例胎龄≤31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应用咖啡因510例(生后≤72 h开始应用;早期应用组),晚期应用咖啡因130例(生后>72 h开始应用;晚期应用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应用组和晚期应用组在出生体重、Apgar评分、性别、胎龄、入院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应用组咖啡因应用起始日龄和撤除日龄小于晚期应用组(P < 0.05);早期应用组咖啡因应用时间短于晚期应用组(P < 0.05)。两组之间入院时呼吸支持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应用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低于晚期应用组(P < 0.05);早期应用组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晚期应用组(P < 0.05)。早期应用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和家庭氧疗率显著低于晚期应用组(P < 0.05)。两组出院时新生儿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和纠正胎龄40周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早产儿(胎龄≤31周)早期应用咖啡因可显著缩短咖啡因应用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生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9年12月97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并发VAP42例,比较胎龄,出生体质量,上机时间,以及分析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VAP发生率43.3%;VAP组上机时间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的VAP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致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结论: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