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成都地区腹泻患儿中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检出率、型别分布以及VP4/VP2基因特征。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693例腹泻患儿病例粪便标本提取的病毒核酸进行HRV-5’NCR筛检,筛检阳性标本扩增HRV-VP4/VP2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通过序列的比对分析鉴定病毒型别及同源性。结果 6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RV核酸检出率为9.24%(64/693)。获得VP4/VP2有效序列31条,HRV-A型18例,HRV-B型4例,HRV-C型9例。结论成都地区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鼻病毒检出率较高,不同基因型均有检出并且以HRV-A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苏州市2010 - 2018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 - 2018年苏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苏州市2010 - 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11 530例,重症2 687例,年均发病率为175.24/10万,重症比例为1.27%;重症病例发病高峰在5 - 7月(62.93%);市辖区重症比例高于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59%,散居儿童占78.79%,男女性别比为1.99∶1。63.49%的病例发病至诊断为重症的时间间隔≥3 d。98.98%的病例出现发热,98.52%的病例有出疹。病原监测结果显示:EV71占阳性标本的79.23%,CoxA16占6.59%,其他肠道病毒占14.17%。结论 苏州市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对社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和识别能力,加强EV71监测,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分析苏州市两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人感染H7N9病毒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聚集性疫情中H7N9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同时收集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流感病毒及H7N9亚型的特异性基因,对H7N9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比对分析H7N9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状况。结果第一起聚集性疫情中2例H7N9病例被成功救治。而第二起聚集性疫情中的1例H7N9死亡,另1例存活。两起疫情中的其他密切接触者无发病报告。H7N9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没有发生变异。引起这两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的病毒血凝素切割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LF。耐药位点E120G、R153K、H276Y及R294K未发生改变。结论 H7N9病毒在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之间可能更容易传播,对于H7N9患者应加强院感防控,防止密切接触者感染。目前,H7N9病毒仅具有有限的人传人能力,尚不能在人际间持续传播,第二起聚集性疫情中的H7N9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且仍对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苏州市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情流行特征,获取神经氨酸酶基因数据进行耐药变异分析。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甲/乙型及H7N9亚型流感病毒核酸。H7N9阳性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国家流感中心进行病毒分离和神经氨酸酶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2013年4月~2017年5月间苏州市共报告8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苏州人感染H7N9病毒总体病死率为41.46%(34/82)。患者中位年龄为58岁,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9:1(61/21)。85.37%(70/82)的确诊患者发病前有活禽暴露史。序列分析表明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性为97.7%~100.0%。A/Suzhou/88/2016(H7N9)和A/Suzhou/54/2016(H7N9)分别发生H274Y及R292K耐药突变。A/Suzhou/63/2016(H7N9)等部分分离株NA蛋白出现42位潜在糖基化位点缺失。结论 H7N9病毒仍在不断进化,直接接触活禽或被病毒污染的环境是人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途径;有必要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耐药突变及耐药毒株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分析2011-2013年成都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儿鼻病毒(HRV)检出情况、病原型别及流行特征,为本地区HRV感染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1117例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提取的病毒核酸进行HRV-5'NCR筛检,随机挑取30例筛检阳性标本扩增HRV-VP4/VP2基因并测序,通过序列的比对分析鉴定病毒型别及变异状况。 结果 :1117份鼻咽抽吸物标本中HRV-5'NCR核酸检出率为24.62%(275/1117)。测序获得的30条HRV-VP4/VP2中,HRV-A型15例,HRV-B型4例,HRV-C型11例。检出高峰在11月,1岁以内儿童检出率最高;不同临床诊断疾病中,伴有喘息性疾病的患儿中HRV检出率最高。 结论 :HRV是成都地区呼吸症候群住院患儿病毒性感染的常见病原,HRV感染在成都地区全年均可发生,不同季节和年龄组检出率不同,呈现多个基因型共同流行且以A型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