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442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07篇
  3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者采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平均为(27.36±3.21)分;反刍性沉思总评分平均为(25.90±2.62)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可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反刍性沉思可预测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线性法测量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脑萎缩,分析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SIVD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所有入组对象均完成一般情况评定、Mo 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头颅MRI检查,线性法进行脑萎缩测量。结果 SIVD组代表脑室系统横径的测量值及脑沟测量值,除桥池宽度外,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 0. 05)。SIVD组的脑萎缩测量相对值除脑干指数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SIVD组双侧侧脑室两额角间最宽距离、双侧侧脑室额角两侧尾状核头间最小距离、第三脑室宽度、双侧侧脑室腰部外侧壁最小距离与Mo 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 0. 05)。SIVD组脑萎缩测量相对值中的额角指数、尾状核指数、哈氏值、第三脑室宽度与视空间能力、计算力、延迟记忆和定向力均呈负相关(P 0. 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明显的皮质和皮质下萎缩,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哈氏值、额角指数、尾状核指数、第三脑室宽度可作为SIVD患者脑萎缩的预测指标,提示执行功能/视空间及计算力、记忆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2周后观察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排空率及血清GAS、MTL、VI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结论采用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能快速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S和MTL水平,降低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与DSM-Ⅳ配对的青少年项目调查表对113名少年犯和50名正常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少年犯罪性质以盗窃(65.49%)、抢劫(24.78%)为多,少年犯组较正常少年组有明显的多动障碍,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倾向、敌意对抗、物质滥用及强迫观念等。表明在少年犯中心理障碍很普遍,对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是一组以伴发神经系统肿瘤为特征.累及多胚层、多器官、多系统且组织病理学类型复杂多样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复征、yon Hippel—Lindau病、Li—Franmeni综合征、Cowden病、Turcot综合征以及Gorlin综合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特别是CT和MRI诊断技术的出现对此类疾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虫卵计量的分布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制定防治措施,必须首先了解该病的实际流行情况。在曼氏血吸虫病和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常常通过改良加藤法来检测粪样中的虫卵数,并以此为依据推断个体和人群的感染度(intensity)以及流行率(prevalence)。然而虫卵计量在个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影响了用改良加藤法作为检测手段对实际的感染度和流行率的估计。为了减少这些差异对实际疫情判断的影响,最初通过增加单个粪样的涂片数量或对同一受检者连续多天取样检查来防止漏检,然而,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费用,还可能受到实际工作环境或人为因素的限制。为此科学工作者尝试着将数学模型引入血吸虫病的现场工作中,以期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中国绝经前女性群体中研究钙敏受体基因内多态性位点986Ala/Ser(A986S)与骨密度和骨大小的关联。方法:样本为来自上海市区的285例20.0-41.9岁绝经前汉族女性。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和骨大小。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钙敏受体基因外显子7内的多态性位点986Ala/Ser(A986S)的多态性。有酶切位点基因片段表示为A,无酶切位点表示为S,基因型为AA、AS、SS。结果:在中国女性群体中,AS基因型个体很少而缺少SS基因型个体。AA和AS基因型个体间骨密度和骨大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钙敏受体在钙的代谢中有显著作用,该基因与骨表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利用有意义的遗传标记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放射性碘危害与医学防护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了131I、132I注入后20个月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的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各剂量组滤泡上皮细胞核截面积、等效直径增大,形状因子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异形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点。结论表明细胞受到放射性碘照射后胞核增大,其形状不仅扁而且异形;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增加或减小的原因是由于胞核数密度的改变所致;对细胞核数密度与放射性碘致甲状腺肿瘤发生率的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肿瘤发生率的高低与单位体积上细胞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组织蛋白酶L(Cat L)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曲张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SMC)中的表达。方法:术中收集曲张及正常大隐静脉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Cat L、Cystatin C分别在曲张、正常大隐静脉中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细胞主要位于SMC胞质;曲张组SMC中Cat L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Cystatin C明显降低,与正常组间差异显著;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at L与曲张大隐静脉SMC共定位,Cystatin C与正常大隐静脉SMC共定位。结论:在曲张大隐静脉的SMC中Cat L表达增强,Cystatin C表达下降。这一改变可能作为大隐静脉曲张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等。实验研究也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等控制血糖水平,缓解T2DM病情。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葛根芩连汤在治疗T2DM的应用中,缺乏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及大量的临床样本,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此外,葛根芩连汤原方中“两”的剂量历来没有统一的规范,以往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各医家对其具体剂量的使用均有不同,主要从临床经验入手来确定其具体用量,缺乏严谨性,不便于临床规范应用。今后,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的具体机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和剂量使用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T2DM的优势,为提高疗效及扩大临床应用补充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