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胃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26例胃癌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3.484±1.282,与其对应的26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1.207±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4,P<0.01)。结论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提示PLGF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与寿命损失,为制定冠心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获取2011-2020年职工死亡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人均潜在减寿年数(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YPLL).采用J...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状况,探讨糖尿病及FPG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联系,为有效控制糖尿病、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研究平台,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糖尿病及FPG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关系,运用限制样条法拟合FPG水平与脑卒中发病风险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2736...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胃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26例胃癌组织中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3484&#177;1.282,与其对应的26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PLGF的相对表达量为1.207&#177;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4,P〈0.01)。结论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提示PLGF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CTHRC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三螺旋重复胶原蛋白Ⅰ(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远癌正常胃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33例胃癌组织中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315±0.234,与其对应的33例远癌正常胃组织中的CTHRC1的相对表达量为0.500±0.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2,P<0.01).结论:CTHR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CTHRC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金昌队列人群2011-2020年四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锁定影响人群健康的核心病种,为人群慢性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平台,纳入基线全部人群48 001人,连续10年追踪随访其结局,应用简略寿命表法与joinpoint回归法计算死因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等指标。  结果  2011-2020年金昌队列人群4类主要慢性病平均死亡构成比为80.26%,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48%),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02%),其他三类疾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无变化趋势。除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外(APC=12.92%),其他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无变化趋势。男性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高于女性。主要慢性病不同病种平均死亡率前3位为肺癌、脑卒中、冠心病。  结论  4类主要慢性病是导致金昌队列人群死亡的主要疾病,肺癌、脑卒中为核心病种。男性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金昌队列,以2014-2020年中3次随访新发乳腺癌者96例为病例组,按照年龄(±2岁) 1∶2个体匹配的方法,以同期随访未发生癌症的192例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及相乘和相加交互模型探讨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24 kg·m-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的人群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分别是BMI <24 kg·m-2组、LDL-C水平正常组的1.87倍(OR=1.87,95%CI:[1.05,3.34])、2.66倍(OR=2.66,95%CI:[1.39,5.08]),且LDL-C及BMI水平与乳腺癌发病风险间存在正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LDL-C:总趋势P=0.001,非线性P=0.413;BMI:总趋势P<0.001,非线性P=0.376),但未发现两者的交互作用。结论 超重/肥胖和LDL-C异常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且BMI、LDL-C和乳腺癌的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