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常规对照组、参附治疗组,采用琥珀酰胆碱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复苏后6h取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呼吸心跳骤停大鼠心肺复苏CPR)后6h血清TNF-α、IL-1β、血浆可溶性ICAM-1和MDA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但参附治疗组较常规对照组低。结论大鼠CPR后早期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参附注射液能减轻CPR后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初始以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5~10 min注射完毕,必要时重复1~2个初始量,继以1~5 mg/min静脉维持3~7 d.观察16例SVT的疗效.结果 16例SVT均在静脉用药2h内得到控制,2h内静脉胺碘酮用量300~530(488.4±50.2)mg;24h内静脉用量980~1920(1460.3±406.5)mg,除注射局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外,未见低血压、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短期内经静脉大剂量应用胺碘酮治疗S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系分布有丰富的肽能神经,参与脑循环的调节,近年来神经肽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2-06~2004-08我们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和脑脊液(CSF)中生长抑素(ss)质量浓度及其动态变化进行检测,探讨ss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急性脑梗死 50例,男 32例,女 1例,年龄 42~81(65 6±8 5)岁,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体征及头颅CT、MRI或腰穿检查确诊。梗死部位:基底节 29例,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梗死 10例。颞顶、颞枕、颞叶 5例,小脑2例,其…  相似文献   
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反复心室停搏一例龚文华,胡海雷,孙勤,胡于健图1窦性心律,不全性房内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ZVⅠ导联及Ⅱ导联连续记录,中图末尾间断8秒钟。示窦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节律有改变;完全性房室传阻滞,多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2导心电图在旁路定位中的价值,建立逐步定位法。方法:分析84例预激综合征经射频消融治愈病例的心电图,寻找对旁路定位最有判别意义的心电图特征。结果:第Ⅰ组43例,均为左侧旁路。根据Ⅱ导联δ波为正向( )可将LAL/LL与LPL/LPS区别,然后根据Ⅰ和aVF导联QRS波形态分别将LAL与LL及LPL与LPS进一步区分。第Ⅱ组11例,均为间隔旁路。根据Ⅱ,Ⅲ,和aVF导联δ波极性之和是否≤-2,将RPS和RMS区别开。第Ⅲ组30例,均为右侧旁路。RAS者Ⅲ导联δ波均为 ,然后根据V1和aVF导联δ波极性将右侧其余部位旁路进一步区分。该定位方法旁路定位准确率为87.8%。结论:该定位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旁路定位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胡柯  胡于健  胡海雷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576-1577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予以葛根素注射液加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22例给服甲状腺素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脂肪肝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酶水平。方法 120例B超诊断为脂肪肝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0例脂肪肝患者血清GSH、SO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l、P〈0.05),血清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脂肪肝伴肝功能损害患者SOD、GSH明显低于不伴肝功能损害者(P〈0.01),而MDA明显高于不伴肝功能损害者(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肝内脂质的沉积,加重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脂质过氧化酶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肝功能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8.
222例脂肪肝患者相关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笔者对1997~1998年2226名慈溪市机关干部、教师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致病因素。1.一般资料:受检人员2226名,男性1323名,女性903名,男女性之比为1.67∶1。其中脂肪肝患者222例(患者组),占受检人员10.2%,男性180例,女性42例,男女性之比为4.3∶1,平均年龄(46.0±1.2)岁。另以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性82名,女性18名,男女性之比为4.5∶1,平均年龄(43.7±2…  相似文献   
9.
对40例各种急性临床危急状态的病人的心肌酶谱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MSOF病人在MSOF发生前1~3天心肌酶谱无例外地显著升高,未发生MSOF病人部分项目数值超过正常,MSOF组心肌酶谱改变数值与无MSOF和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认为该类病人早期心肌酶谱检查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关系,并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与单纯高血压患者35例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并对32例OSAS患者经UPPP治疗前后的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SaO2下降≥4%的次数等进行观察。结果OSAS合并高血压组昼夜血压节律勺形结构消失,晨起血压较单纯高血压组高(P<0.01),经UPPP治疗后,血压明显改善,昼夜血压节律趋向正常,AHI下降,最低SaO2上升(P<0.01)。结论OSAS合并高血压组血压勺形结构消失,并有不良呼吸事件发生,UPPP能明显改善血压节律变化,是一种有效治疗OSAS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