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为观察不同剂次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效果,对我省郑州市金水区、密县、辉县和三门峡市858名育龄期妇女分别进行1.2、3剂次免疫。结果显示,经1、2、3剂次TT免疫后,抗毒素均可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0.25IU/ml、1.003IU/ml、1.093IU/ml,保护率分别达到841%、96.5%、911%.  相似文献   
2.
白喉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控制和消除的六种疾病之一。有计划的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来,白喉发病率逐年下降,流行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特别是八十年代。我省发病水平已下降到0.1/10万以下,1984年出现全年无病例的状况。实验证明白喉类毒素免疫接种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但是在儿童实施预防接种以  相似文献   
3.
<正>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我省自六十年代使用麻疹疫苗以来,已取得明显效果。1979年后又对儿童采用五年轮种的措施,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掌握我省健康人群的免疫状况,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实现控制以至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年对全省七地(区)、市不同年令健康人群麻疹抗体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正>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婴幼儿、老弱患者的重要营养品,故牛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上述人群健康,同时牛奶又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因此产销过程不卫生,就会造成微生物大量污染,其后果,不但引起牛奶变质,同时可能通过牛奶传播疾病和引起食物中毒。为加强牛奶卫生管理,我们于1979年冬季(2月至4月),夏季(6至8月)对郑州市乳牛繁殖场,进行消毒奶产销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 大肠菌群系指-群在37℃、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常规检验大肠菌群的方法为三步法:初发酵试验、平扳分离和复发酵试验。时间需3-4天。对一些食品急需进行卫生监督有一定困难,如冷饮生产出厂不能存放,需马上销售。为简化检验方法,找出显易判定标准,缩短报告时间,今年夏季我们用 T、T、C显色法(氯化三  相似文献   
6.
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反应观察胡久珍,刁琳琪百、白、破疫苗是儿童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疾病的疫苗。(1)近年来,因接种该疫苗而引起反应较多,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为三计,满三个月儿童接种第一针,以后每月接种一针,往往...  相似文献   
7.
<正> 百日咳菌苗接种后可引起机体内百日咳抗体水平的显著增高,其对防止百日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过去我们测定百日咳抗体水平采用的是常规试管法,此方法不仅血清用量多,操作繁锁,而且观察结果不直观,基层应用不太方便。此次我们改用染色菌液微量法测定百日咳抗体水平,该方法已  相似文献   
8.
在郑州市12家省、市医院进行了所属地段内儿童国内首次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人体接种的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I期安全性观察接种8名成人及随后20名婴幼儿,均未见局部反应,仅后者有4例体温弱反应(37.6℃~38.0℃)。II期观察中,三次记录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组102名接种者局部中反应(2.6~5.0cm)1人次,而全细胞百日咳菌苗组100名为17人次,前者无强反应(5.1cm),而后者有3人次,前者104名接种者全身中反应为8人次,后者101名高达39人次,并且前者无强反应,后者有2人次。说明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接种反应轻微,这方面较全细胞百日咳菌苗明显优越。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组90名儿童免后1个月的血清凝集素几何平均滴度为817,全细胞菌苗85名为1422,对照制剂77名为8.79。两苗免后抗体比免前显著升高(P<0.01);抗LPF抗体和抗FHA抗体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接种的60名儿童免后抗体分别达到24.17EU/ml±3.9421(免前4.918EU/ml±0.9282)和38.850EU/ml±7.2466(免前10.698EU/ml±1.5304),均呈极显著性升高(P<0.01),与全细胞菌苗结果相似,对照剂组抗体不见升高。  相似文献   
9.
<正> 破伤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外伤感染疾病,据报导,全世界每年破伤风死亡达一百万人之多,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破伤风常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对“破伤风”普遍易感,且又无特异性治疗办法,所以予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破伤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要求1990年以前普及  相似文献   
10.
<正> 前言自百日咳杆菌首次制成菌苗预防人类百日咳这一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的疾病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各国大部地区仍在使用百日咳Ⅰ相菌制作的灭活全细胞菌苗。然而该菌苗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特别对极少数儿童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甚至严重的脑损伤导致死亡,从而有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停用该菌苗,然而因停用反引起发病倍增,几年后又不得不恢复使用,但付作用的问题仍引人关注,许多国家都在努力研制付作用较小的组分菌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