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芳  肖小玉  卜宝宁 《吉林医学》2011,(31):6715-6716
目的:总结便携式化疗泵加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持续化疗的护理经验,以便减轻患者化疗较长时间卧床的痛苦,提高化疗效果,使其接受轻松治疗。方法:对200例癌症患者采用化疗泵加PICC持续化疗。结果:全部病例化疗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便携式化疗泵加PICC持续化疗不仅使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而且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无痛性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的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目的: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的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术后随访3年~6.5年。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恢复时间、复发率及累计生存率。 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85岁(35岁~77岁),TNM分期:T1aN0M012例,T1bN0M04例及T2N0M04例。手术时间(45±18)分钟,术中出血约10~20ml。术后l周创面伪膜完全形成,术后l月左右伪膜脱落,少量肉芽形成,部分肉芽肿。术后2-3个月局部渐光滑,完成上皮化。1例随访3月发现左侧声带赘生物,行支撑显微喉镜下左侧声带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随访10月后复发行气切十左侧垂直半喉切除术。1例随访6年后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余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局部复发率为10%(2/20),3年及5年累计生存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具有喉功能保存好,手术时间较短,出血少,长期疗效较好等优点,是早期声门型喉癌微创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分别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6只。动物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SAP,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5%牛黄胆酸钠行假手术。通过双向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和图谱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蛋白点的差异。结果牛磺胆酸钠诱导出SAP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伴随有胰外肺、肾、胃肠器官的损伤。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胰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24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46个差异点,其中9个点蛋白上调,37个点下调;48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97个差异点,其中43个点蛋白上调,54个点下调;72 h时间点SAP组与假手术组有80个差异点,其中10个点蛋白上调,70个点下调。结论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属于中医"耳胀耳闭"范围,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且其病因复杂,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上无明显特效的方法,然近来不少学者通过对本病的长期临床实践及研究,从肺与耳的关系及通过对肺和中耳的胚胎学、组织学、解剖学基础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总结出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这一治法理论的物质基础,从而认为分泌性中耳炎从肺论治在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中的理论及应用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在血液病人输注化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穿刺方法的对比。方法将129例次住院化疗患者分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41例次;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50例次;C组: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38例次。结果①静脉炎:A组发生率39.02%(16/41),B组32%(16/50),C组5.26%(2/38),P〈0.01。②外渗:A组发生率21.95%(9/41),B组10%(5/50),C组2.63%(1/38),P〈0.01。结论血液病人治疗的输液通道应首选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可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向瓣膜式PICC在血液病人输注化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穿刺方法的对比。方法将129例次住院化疗患者分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41例次;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50例次;C组: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38例次。结果①静脉炎:A组发生率39.02%(16/41),B组32%(16/50),C组5.26%(2/38),P<0.01。②外渗:A组发生率21.95%(9/41),B组10%(5/50),C组2.63%(1/38),P<0.01。结论血液病人治疗的输液通道应首选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可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肖小玉 《现代医院》2013,(10):28-29
目的 研究糖尿病血透患者的动静脉瘘开放情况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动静脉瘘开放率和并发症(出血、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感染、疼痛和水肿等)发生情况.结果 动静脉瘘1~5年的开放率分别为100%,90%,88%,86.2%和82.1%,有15例(11.5%)出现假性动脉瘤、感染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年龄、性别、瘘的位置和手术方式对并发症无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 糖尿病血透患者动静脉瘘开放率良好,假性动脉瘤、感染和血栓形成为其较常见的瘘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奥瑞姆自护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护理组)及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 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瑞姆自护模式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奥瑞姆自护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护理组)及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瑞姆自护模式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8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抗原(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IgE、IL-6、IL-8、CRP、ECP水平和EOS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Ig A和Ig G水平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