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DR系统静脉肾盂造影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肾盂造影(IVP)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还可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简单易行,诊断价值高,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传统的一种造影方法。自2003年11月起,我院利用德国IMIX UNIVERAL-2000DR数字化摄影系统开展了100例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笔者通过实践,对DR系统数字化摄影在IVP检查中的肾盏、肾盂显示时间,输尿管全程显示及DR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翟志坚  尚伟  张颖 《吉林医学》2010,31(31):5513-5514
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例急性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腹部CT检查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胃窦前壁穿孔4例,幽门前壁穿孔2例,胃小弯前壁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4例,肠穿孔3例,阑尾穿孔1例。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直接征象有管壁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间接征象为腹腔内散在游离气体,以及穿孔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结论: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特别是对胃后壁穿孔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后90 d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德宏州2004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年满16周岁且在治疗后90 d内至少有一次随访记录的全部艾滋病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 0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35.8±9.9)岁,61.2%是男性,55.4%为少数民族,已婚或同居者占71.4%,55.0%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75.1%职业为农民;感染途径以经异性性传播为主,占67.0%;主要治疗方案为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53.9%)和齐多夫定(AZT)+3TC+NVP(33.4%)。基线评估时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开始后90 d内,药物不良反应以转氨酶升高(49.0%)、白细胞减少(32.0%)、贫血(23.6%)、消化系统症状(25.8%)和皮疹(10.6%)为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较长者、少数民族患者、使用含AZT或依非韦伦(EFV)的治疗方案以及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低的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而女性、年龄较长者、汉族、使用含AZT或NVP的治疗方案以及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低的患者较易发生白细胞减少;男性、年龄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使用含d4T的治疗方案以及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患者转氨酶升高发生率较高。结论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90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人口学特征、基线免疫状态和用药方案有关。临床医生应针对患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应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2012-2014年成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耐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12年底在云南省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半年及以上≥15岁的3 715例艾滋病患者,随访观察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时的耐药发生情况。结果 3 715例患者以男性(56.6%)、26~45岁(72.6%)、已婚(76.0%)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性传播(75.3%),基线治疗方案以奈韦拉平(NVP)+拉米夫定(3TC)+齐多夫定(AZT)组合相对较多(38.2%)。随访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HIV病毒载量检测的患者共3 556例(95.7%),其中至少出现一次血浆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者253例(7.1%),均接受耐药检测,其中211例(83.4%)进行了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检测并有82例(38.9%)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2013年新发耐药52例,总人群新发耐药率为1.43/100人年;2014年新发耐药30例,总人群新发耐药率为0.88/100人年;整个队列的2年随访期间总新发耐药率为1.13/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5岁、吸毒传播、基线治疗方案为D4T+3TC+NVP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200个/μl者耐药发生率比年龄>25岁、性途径传播、基线治疗方案为NVP+3TC+AZT和基线CD4计数≥351 个/μl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患者中共发现11种HIV基因亚型,以CRF_BC(31.7%)、CRF01_AE(22.0%)、C亚型(19.5%)占多数,其中CRF_BC/B’亚型、CRF_BC/CRF_01B亚型和CRF_BC/C亚型为混合病毒亚型的耐药者。耐药患者多数对NRTIs和NNRTIs耐药,耐药突变位点分别以M184V和K103N为主。结论 云南省德宏州成年患者抗病毒治疗新发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于年龄较小和吸毒传播者应加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及时监测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IV病毒抑制率及耐药突变情况。方法 对德宏州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入组、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年龄≥15岁的全部在治患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检测及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监测。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4390例,其中3964例(90.3%)参加了本研究,2307例(58.2%)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350cells/mm3以上。3169例(79.9%)研究对象血浆VL低于检测下限。其中,瑞丽市、女性、年龄在45岁以上、已婚、异性传播、治疗时间>5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cells/mm3的患者中血浆vL低于检测下限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例(10.1%)患者血浆vL≥l000copy/ml,其中353例(87.8%)成功进行了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检测,并有198例(56.1%)检测发现耐药基因突变,以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M非TIs)耐药为主,分别以M184V和K103N突变最为常见。有12例(3.4%)患者存在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基因突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时间及初始治疗药物组合对耐药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I抑制率较高,但在病毒抑制效果不好的患者中耐药比例较高,需继续加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并及时做好血浆vL检测及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源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9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症状,4例患者为颈内动脉虹吸段出现狭窄症状,2例患者为大脑后动脉出现狭窄症状,2例患者为大脑前动脉出现狭窄症状,1例患者为基底动脉出现狭窄症状;CT灌注图像对比于正常对照区,脑梗死区脑血容量以及脑血流量均显著降低,平均通过时间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缩写DDR,简称DR)是一种新的影像成像方式,是传统放射技术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和,已在国外医院逐步推广应用。从2003年11月—2004年1月已完成胸部摄影2000余例。为合理应用数字摄影成像设备,保障获得优质的数字图像,对DR胸部摄影的图像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对D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4例进行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的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X线检查的腰椎骨折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检查的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均有腰椎骨折症状,检查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检查出71例,检查准确率为84.52%。2组患者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准确率高。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腰椎骨折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率,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了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成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ART)脱失比例及其原因。方法 对德宏州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参加ART的8 367名成年艾滋病患者脱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德宏州累计接受ART的成年艾滋病患者中脱失比例为14.4%(1 202/8 3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T脱失与患者所在县(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初始治疗方案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T脱失与患者所在县(市)、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初始治疗方案有关。芒市、梁河县、盈江县、已婚或同居、性传播、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初始治疗方案含齐多夫定(AZT)者脱失比例低;瑞丽市、未婚、注射吸毒、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初始治疗方案不含AZT者脱失比例高。ART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脱失比例下降。调查发现1 202例脱失治疗的患者中,失访704例(58.6%)、依从性困难303例(25.2%)、外出74例(6.2%)、缅甸籍回国64例(5.3%)、医嘱停药29例(2.4%)、羁押18例(1.5%)、其他原因10例(0.8%)。不同特征患者其脱失原因不同。结论 德宏州不同特征的艾滋病患者ART脱失比例不同,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脱失,重点是减少失访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王××,男,28岁,农民,已婚,住院号0653。一月前从汽车上摔下致昏迷,吐血200毫升,二便失禁,经抢救三天后清醒,又用抗菌素治疗半月,血象、神经检查均正常,唯遗留阴茎强直不倒,阴囊稍肿,小便困难,大便干结4~5日1次。全身皮肤甲错、干燥、舌紫,舌下静脉怒张,脉细涩,辨证为卒然摔下筋脉受损,肝气郁滞,血淤阻络,投以舒肝理气、活血化淤之血府逐淤汤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