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好学校传染病预警工作,将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口前移。  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业内相关专家咨询以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等方法,形成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1轮13名,第2轮20名),统计分析每轮咨询时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平均分、满分比)和协调程度(变异系数、协调系数W),其中协调系数W采用多个样本的非参数Kendall's W检验得到。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指标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最终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88,表格回收率均为100%;各三级指标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0.07~0.31和0.06~0.19,协调系数W分别为0.25和0.47,说明专家意见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均较好。最终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8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小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级别内权重,学校卫生管理与保障制度、学校卫生人员设施、健康监测与认知水平、严重性和应对措施5个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9,0.06,0.08,0.12和0.06,权重系数分别为20.42%,21.19%,19.87%,17.45%和21.08%。  结论  研究构建了适用于中小学校的学校传染病流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协调性和权威程度均较好,对于落实中小学校传染病预警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