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国产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1天,8天,顺铂30mg/m2静滴1~3天,21天为周期治疗51例。结果51例患者总有效率(CR PR)47.06%(24/51)毒副作用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常见,但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着较好疗效且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37例,接受放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9%和29.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5%和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0.3%,84.2%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道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1、2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经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完成治疗与随访的100例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治疗,53例)与对照组(调强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同步治疗,47例),均治疗8 w。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毒副反应;2个周期化疗及放疗结束后,观察至少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降低、厌食、口腔黏膜炎、吞咽疼痛及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经调强放疗联合洛铂同步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短期生存率,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化疗药物带来的毒副反应,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及其受体(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1,CRHR1)影响宫颈癌免疫逃逸和生长的途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组织、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和人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H8细胞)中CRH、CRHR1、CTLA-4、IL-10和TGF-β1的表达量;用不同浓度CRH(0、1、10及20 nmol/L)作用细胞48 h或用10 nmol/L CRH作用细胞不同时间点后(12、24、36及48 h),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CRH、CRH+CRHR1选择性阻断剂安塔拉明(CRH+Antalarmin)分别作用细胞后,RT-qPCR检测细胞CTLA-4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MP、PKA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Bax、Bcl-2、IL-10和TGF-β1表达量,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CRH、CRH+PKA通路抑制剂H-89(CRH+H-89)分别作用细胞后,RT-qPCR检测细胞CTLA-4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MP、PKA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IL-10、TGF-β1、Bax和Bcl-2表达量,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和H8细胞相比,宫颈癌组织和HeLa细胞中的CRH及CRHR1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1、10及20 nmol/L CRH作用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0 nmol/L CRH处理组(P<0.01);10 nmol/L CRH作用细胞24、36和48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RH作用12 h组(P<0.01)。CRH通过CRHR1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增殖以及CTLA-4、IL-10、TGF-β1的表达。和Control组相比,CRH组细胞的CTLA-4、Bcl-2、IL-10和TGF-β1表达量升高,Bax表达量明显降低;和CRH组相比,CRH+H-89组细胞的CTLA-4、Bcl-2、IL-10和TGF-β1表达量降低,Bax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CRH通过受体CRHR1促进宫颈癌的免疫逃逸和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cAMP/PKA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35例矽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调强治疗,对患者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分析,对双肺V20和双肺平均剂量(MLD)及单肺V20进行评估。急性放射性肺炎按RTOG评价标准评定。双肺V2030%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42.8%,MLD1500 cGy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7.5%,单肺V2052%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3.3%。提示双肺V2030%或MLD1500 cGy或单肺V2052%矽肺合并肺癌患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罗福申  张欣  高杰  刘彦章 《中国医药》2012,7(8):1026-1028
目的 评价中子刀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41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66例)和单纯放疗组(75例).2组患者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腔内中子后装放疗加体外照射的方法.同步放化疗组放疗第1天开始同时进行全身化疗,21 d为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5-Fu)500 mg/m2,第1~4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m2,第1~4天,静脉滴注.比较2组总生存率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2年生存率为89.4% (55/6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1.8% (63/77)(P <0.01).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ⅡB期2年生存率分别为88.5%(23/26)和94.4%(17/18),Ⅲ期2年生存率分别为72.2% (13/18)和85.0% (17/2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血液毒性方面,同步放化疗组3级以上为15.6% (10/66),单纯放疗组为4.05%(3/75);2级以上(含2级)同步放化疗组81.8%(54/66),单纯放疗组46.7%(3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消化道反应(2~3级)同步放化疗组72.7%(48/66),单纯放疗组40.0%(3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膀胱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6.1% (4/66),单纯化疗组5.3% (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膀胱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7.6%(5/66),单纯放疗组4.0% (3/75);放射性肠炎(2级)同步放化疗组7.6% (5/66),单纯放疔组3例4.0%(3/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子刀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血液学毒性和下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但患者可耐受,未增加晚期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4D-CT)与T2加权像扫描(MR-T2)图像在肝癌精准放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48例肝癌患者,均接受4D-CT与MR-T2扫描,利用MIM软件实施图像配准,手动在所获图像上勾画肿瘤靶区(GTV),并通过形变配准技术将MR...  相似文献   
9.
唑来膦酸同步放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止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中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其中前列腺癌并发骨转移11例,肺癌并发骨转移19例,乳腺癌并发骨转移12例,甲状腺癌并发骨转移4例,肾癌并发骨转移2例,共计48例。所有病人全部取得原发病灶病理明确诊断,并且"CT"、"MRI"及全身骨"ECT"等检查明确诊断骨转移发生部位,并且主诉骨转移部位剧烈疼痛的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中,有36例为多发性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主要为脊柱、骨盆、股骨、肋骨及肩胛骨等。12例为单发骨转移。放射治疗选择病人疼痛较剧烈部位进行。患者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2004年11月~2006年3月使用卡培他滨(capcitabine)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大肠癌3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4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的进展期大肠癌患者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在35~79岁,平均57岁,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结肠或直肠腺癌,并有明确的可测量病灶,CT诊断可测量病灶≥2.5cm。2.治疗方法:卡培他滨1000mg/m2,每日2次,餐后口服,连续服用,第1天~第14天,奥沙利铂130mg/m2 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2h,第1疗程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3个周期,化疗前均予格拉司琼静脉滴注,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给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