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脐血源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集脐血的方法.方法 对398例产妇的脐血收集过程中各项产科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其与脐血采集质量的关系.结果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盘娩出方式均与脐血采集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采集过程中顺产的污染率为2.42%,比剖宫产的污染率(0.92%)高.结论 分娩方式、胎盘娩出方式、采集过程中的污染等都可影响脐血源的质量.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采集方法可有效提高脐血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脐血有核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生存和抗原表达。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3在深圳宝安血站干细胞研究实验室内完成。①实验中采用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分离脐血有个核细胞。②5窝F344新生1d龄大鼠共64只,同窝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结扎左颈动脉,吸入体积分数为0.08的低氧3h制成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人脐血有核细胞组:造模后24h定位注射人脐血有核细胞(1.0~2.0)×106。③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移植后第42天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第10周麻醉状态下处死实验鼠,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人脐血有核细胞在脑内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64只大鼠,实验过程中死亡20只,正常组、模型组、脐血有核细胞组分别存活17,11,1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制作结果:模型组出现行为障碍,病理切片可见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吞噬、血管套、胶质细胞结节形成等典型缺氧缺血所致脑组织病理损伤。②第42天水迷宫试验显示:人脐血有核细胞组大鼠的空间识别和记忆能力明显尤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③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实验结果显示:人脐血细胞组,进针部位存在大量移植细胞,成团或散在分布,呈方向性向周围迁移;左侧大脑血管壁,可见大量细胞迁移环绕;所植入的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率约为4.59%,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约为2.68%。结论:人脐血有核细胞在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可以部分存活,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抗原,并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浓缩血小板时白细胞的污染情况。方法:血小板采集按美国HAEMONETICS MCS-3P血细胞分离机和美国BAXTER CS-3000PLUS离心设备及其配套耗材,单采血小板程序常规操作,细胞计数采用日本F-82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结果:血小板采集后,白细胞残留分别为(11.6±0.42)×106/L和(4.5±0.25)×l06/L。结论:两种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白细胞残留均符合血液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探讨如何提高采集脐血量,分离获得足够的造血干细胞。从产科采集对象、采集方法的选择、采集时机、采集过程、穿剌方法、污染情况等方面阐述脐血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以通过严格筛选和优化方法,提高脐血的质量,确保脐血移植或输注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1998年7月~2002年4月90例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护理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是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而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实施PBSC采集各项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71岁。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眼花、疲乏、活动后四肢酸软无力 ,偶有双下肢骨酸痛 ,于2 0 0 1年 7月 4日入院。入院查体 ,T 37℃ ,P 84次 /min ,R2 0次 /min ,Bp 13 0 / 6 5kPa ,急性中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皮肤无淤点、淤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眼结膜苍白 ,巩膜中度黄染 ,胸骨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31 7× 10 9/L ,RBC 2 4 7×10 9/L ,分类网织红细胞 15× 10 9/L ,淋巴细胞 9 0 5× 10 9/L ,Hb 39g/L ,PLT 4 12× 10 9/L ;贫血三…  相似文献   
7.
HLA-B27 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3种HLA-B27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适用性。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PCR-SSP和流式细胞仪方法同时检测128份待检标本HLA-B27。结果:淋巴细胞毒试验、PCR-SSP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468、0.975、0.917、0.759;1.000、0.988、0.979、1.000;0.978、1.000、1.000、0.988。PCR-SSP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敏感度显著性高于淋巴细胞毒试验,两两比较P〈0.01;阴性预测价值优于淋巴细胞毒试验,两两比较P〈0.05。结论:PCR-SSP和流式细胞仪方法均优于淋巴细胞毒试验,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人脐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核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为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ES法分离脐血单核细胞(UCBMNCs),L-DMEM培养液原代和传代培养UCBMN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细胞中nestin、NSE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原代UCBMNCs中有少量细胞表达nestin,阳性率为3.85%±0.88%;经诱导分化后原代(P0)和第10代(P10)细胞形态向神经样细胞转变: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8%±4.6%、89.3%±8.5%;nes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8%±5.8%和86.7%±6.8%。结论UCBMNCs具备神经样细胞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脐血有核细胞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生存和抗原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3在深圳宝安血站干细胞研究实验室内完成。①实验中采用羟乙基淀粉沉淀法分离脐血有个核细胞。②5窝F344新生1d龄大鼠共64只,同窝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结扎左颈动脉,吸入体积分数为0.08的低氧3h制成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人脐血有核细胞组:造模后24h定位注射人脐血有核细胞(1.0~2.0)&;#215;10^6。③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移植后第42天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第10周麻醉状态下处死实验鼠,制作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人脐血有核细胞在脑内存活和分化情况。 结果:64只大鼠,实验过程中死亡20只,正常组、模型组、脐血有核细胞组分别存活17,11,1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制作结果:模型组出现行为障碍,病理切片可见细胞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吞噬、血管套、胶质细胞结节形成等典型缺氧缺血所致脑组织病理损伤。②第42天水迷宫试验显示:人脐血有核细胞组大鼠的空间识别和记忆能力明显尤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③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间接免疫实验结果显示:人脐血细胞组,进针部位存在大量移植细胞,成团或散在分布,呈方向性向周围迁移;左侧大脑血管壁,可见大量细胞迁移环绕;所植入的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率约为4.59%,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约为2.68%。 结论:人脐血有核细胞在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脑内可以部分存活。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抗原,并有效改善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脐血浆刺激造血活性。方法 检测脐血浆的造血因子水平及其扩增外周造血干细胞 (PBSC)作用和刺激生成CFU GM、CFU Mix、BFU E作用。结果 ① 33例脐血浆中 4例检测出GM CSF ,2 0例检测到IL 3和IL 6 ,33例检测到EPO ,各细胞因子之间不具相关性 ;②液体培养 6d后 ,脐血浆组有核细胞数为 (1.0 8± 0 .2 0 )× 10 6/ml,胎牛血清 (FCS)组为 (0 .72± 0 .0 5 )× 10 6/ml,脐血浆对体外培养维持PBSC活细胞数明显优于FCS(P <0 .0 5 ) ,但无明显扩增作用 (P >0 .0 5 ) ;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PBSC 14d时 ,脐血浆组集落数为 (13± 11)× 10 5,而FCS组集落数为 0 ,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1)。结论 脐血浆含有多种造血因子 ,其刺激造血活性与IL 3浓度成正相关 ,但与IL 6和EPO的相关性则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