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了解云南省育龄人群红细胞叶酸水平,建立云南地区的红细胞叶酸参考范围。方法:对2013年1、4、7、10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门诊进行孕前咨询的普通育龄人群2 639例分别测定男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红细胞叶酸浓度,建立本地区的红细胞叶酸参考范围,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结果:云南地区普通育龄人群20~29岁女性红细胞叶酸参考水平为11.31~35.73 ng/ml,20~29岁男性为10.85~33.59 ng/ml,女性叶酸测定数值较男性为高;在云南省各个民族之间叶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云南地区红细胞叶酸参考范围为云南地区育龄人群补充叶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5年来参加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的反馈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年来共接受卫生部临检中心分发的15批次共计75份质评样本,Phe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在-30.0%~33.33%之间,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1.99%;TSH测定结果偏倚分布范围在-61.11%~105.56%之间,相对偏倚平均值为17.09%;75份质评样本中,2份Phe测定结果和9份TSH测定结果失控(偏倚≥30%或≤-30%),失控率分别为2.7%(2/75)和12.0%(9/75);75份Phe质评样本中,阴性19份,阳性56份,定性判断结果符合率为100%(75/75);75份TSH质评样本中,阴性38份,阳性37份,定性判断结果出现1例假阳性,符合率为98.67%(74/75);每一批次项目评分结果均≥80%,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结论: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苯丙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有助于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筛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检测质量,减小实验误差,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磷酰肌醇-3激酶途径在K562、NB4和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抗性中的不同作用。方法短期培养法直接法G显带检测K562细胞和CML患者骨髓原代细胞的染色体核型,RQ-PCR检测K562细胞和CML患者骨髓原代细胞的bcr/abl基因;用磷酰肌醇-3激酶特异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T)抑制磷酰肌醇-3激酶活性,经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膜联蛋白V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和凋亡指数。观察K562、NB4和HL60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抗性的变化。统计学采用t检验。结果K562细胞G显带检出Ph染色体,RQ-PCR检测K562细胞存在bcr/abl基因;与标准Ph染色体表达的CML患者骨髓原代细胞的bcr/abl基因完全吻合;K562、NB4和HL60细胞在24h、48h、72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1.33%、57.46%、65.85%和26.29%、5.51%、2.10%及32.14%、17.14%、13.14%。生长曲线显示WT抑制磷酰肌醇-3激酶途径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P<0.05),而对NB4和HL60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K562、NB4和HL60细胞加和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早产儿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对生长发育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后于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在该院新生儿随访门诊定期随访生长发育及甲状腺功能情况的早产儿82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组(观察组,n=31)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n=51)。观察组给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对照组未予干预,比较不同胎龄(28周≤胎龄<32周、32周≤胎龄<34周、34周≤胎龄<37周)两组早产儿定期随访至矫正年龄12月龄时的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及甲状腺功能的转归。 结果 不同胎龄两组早产儿随访至矫正年龄12月龄时,体格发育指标(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胎龄<32周和32周≤胎龄<34周早产儿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评分随访至矫正年龄12月龄时,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周≤胎龄<37周早产儿,观察组的大运动能评分在3月龄和12月龄时低于对照组,精细动作能、语言能、适应性能评分在12月龄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个人-社会性能评分在3月龄时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12月龄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早产儿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2~4周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完全停药的患儿有21例(68%),其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均正常(100%);未能停药患儿10例(32%),仅2例筛查结果正常,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完全停药患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早产儿及早诊断并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多为暂时性,新生儿筛查结果呈阳性的早产儿发展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Lesch-Nyh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在自伤行为出现前,易被误诊为脑瘫,延误诊治。先证者,男,8岁7个月,因发育落后8年余,肌张力异常就诊。多次血生化均提示尿酸增高,遗传学分析结果证实患儿为HPRT1基因c.200_201delTG变异,经ACMG评级为疑似致病性变异,Sanger测序验证发现该变异遗传自患儿母亲,为未报道的新变异,从而确诊为HPRT1基因相关Lesch-Nyhan综合征,口服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6月后尿酸水平较前明显下降,仍无自伤行为。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脑瘫表现者,应及早行遗传学检查,以帮助早期诊断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存储温度和时间对滤纸片干血斑标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活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存储条件,提高实验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遗传诊断中心门诊就诊的25例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个体(成年个体为20例,新生儿为5例)的滤纸片干血斑标本(成年患者取手指末稍血,新生儿患者取足跟血于S&S903滤纸片上),水平放置自然条件下干燥。将同一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分为3组,分别存储于4C冰箱(4C冰箱组)、室温和37C恒温温箱[室温组(约18C)和37C温箱组]中,在第1、第3、第6天采用荧光测定法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比较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在不同存储温度、存储时间测定的结果,探讨温度和时间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测定法所测4C冰箱组中,25例滤纸片干血斑标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正常,测定值为(5.32±0.77)IU/g血红蛋白(Hb)。室温组和37C温箱组滤纸片干血斑标本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酶活性下降,与4C冰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存储于室温组第3天,即出现可疑阳性结果,而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在4C冰箱存储6d,无一例可疑阳性结果出现。干血滤纸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酶活性与存储温度和时间,存在相关性(R=0.683,P〈0.01),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存储温度升高和(或)存储时间延长,将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结论随着滤纸片干血斑标本存储温度的升高和存储时间的延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出现可疑阳性,甚至假阳性结果。滤纸片干血斑标本水平放置自然干燥3h后,存储在4C冰箱内最为合适。应避免将滤纸片干血斑标本长时间暴露于室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婴幼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昆明市出生的15 533例(男7 994例, 女7 539例)婴幼儿, 年龄5(4, 9)d, 采用荧光定量法、多色熔解曲线分析法(MMCA)和Sanger测序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和基因突变类型进行检测。采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dPCR)对一例新发变异家系进行定量分析, 确定家系成员体细胞突变嵌合比例, 同时对新发变异进行蛋白结构模型分析和致病性预测。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不同性别间G6PD酶活性和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采用χ2检验, G6PD基因突变组间酶活性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5 533例婴幼儿中G6PD酶活性检出阳性143例(男129例, 女14例), 检出率为0.92%(143/15 533), 男女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76, P<0.001)。89例酶活性阳性患儿(男83例, 女6例)接受了基因检测, MMCA法检出77例(男72例, 女5例), 12份阴性样本进一步行Sange...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软骨发育不全(ACH)患者的FGFR3基因检测方法。方法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临床上疑似ACH的14例患者的FGFR3基因突变进行测序。结果 FGFR3基因的外显子10测序结果显示,14例疑似ACH患者中10例检出FGFR3基因1138位G→A突变。对4例未检出突变的样本进行FGFR3基因的全部外显子测序,有2例样本检出FGFR3基因882位T→C杂合突变,最后确定其为已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34909)。对4例样本中的1例进行了后续检查,证实该受检者不是ACH患者。结论 FGFR3基因的突变检测有助于疑似ACH患者的明确诊断,对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