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皮肤湿疹6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病员均属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 年龄最大75岁,最小8岁;职业:干部12例,工人18例,农民17例,学生13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5天。均符合湿疹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药古代谓药或药物,自西方医药进入我国后,为了区别祖国医药和西方医药,祖国医药称中药,西方医药称西药.几千年来,中药已成为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对保障国人健康和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卓燊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2010,3(2):107-110
通过回顾近10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实验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金属蛋白酶、调节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调控创面修复过程中TGF-β1信号转导分子修复基因Smad3等的表达;提高纤维结合蛋白、创面氨基酸、溶菌酶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唐汉钧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载。唐师临床擅治外科疑难杂症,尤其对慢性难愈性疮疡有独到的见解与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唐师左右,受益颇丰,现不揣愚鲁,撷唐师治疗慢性难愈性疮疡验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愈疡散治疗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在背部剪出直径约2 cm创面,制造糖尿病慢性难愈合创面大鼠模型,建立糖尿病大鼠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复方愈疡散组、补虚组、祛瘀组,每组30只。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灌胃康复新液(10 g·kg-1),复方愈疡散组灌胃复方愈疡散(13.0 g·kg-1),补虚组灌胃补虚方(5.1 g·kg-1),祛瘀组灌胃祛瘀方治疗(7.9 g·kg-1)。于治疗后第10,16,20天于创面组织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Ⅰ,Ⅲ型胶原,Smad信号蛋白家族-3(Smad3),Smad信号蛋白家族-7(Smad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愈疡散组能够上调Ⅲ型胶原,Smad7表达(P<0.05),降低Smad3的表达(P<0.05),其中以第20天效果最佳;补虚组能够上调Ⅰ型胶原表达,升高Smad7的表达(P<0.05),康复新组下调Ⅲ型胶原表达,升高TGF-β,Smad 3表达(P<0.05)。祛瘀组能够上调Ⅰ,Ⅲ型胶原表达,升高TGF-β1,Smad3的表达(P<0.05)。结论:复方愈疡散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TGF-β1-Smad3,Smad7通路,调整Ⅰ,Ⅲ型胶原在创面组织中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复方愈疡散组(B组)、补虚方组(C组)、祛瘀方组(D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mad3、TGF—β1的变化。结果:第10天时,B组Smad3、TGF—β1表达低于A组,C组KSmad3的表达低于A组。提示复方愈疡散在实验性大鼠难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期,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免疫2号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方法选择艾滋病HAART治疗1年以上,免疫重建不全患者2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6例)和治疗组(127例),最终完成随访233例,其中治疗组116例,对照组117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每次6.2g,每天2次)联合HAART治疗[齐多夫定(AZT)300mg+拉米夫定(3TC)150mg+奈韦拉平(NVP)20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HAART治疗基础上+免疫2号方(每次6.2g,每日2次)。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绝对计数、免疫重建有效率、症状体征积分及症状体征改善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免疫重建有效率为34.48%,对照组为21.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4+细胞绝对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CD4+绝对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甚至消失,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乏力、肌肉关节痛、皮肤瘙痒、气短等症状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2号方能够提高患者CD4+细胞绝对计数,提高免疫重建有效率,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生理盐水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组、祛瘀方组、康复新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8天创面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变化。结果第18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TGF-β1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Smad3分子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瘢痕形成重塑期,补虚祛瘀法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马鬃蛇药酒(MZSYJ)中染料木苷、染料木素、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速1.0 mL·min-1。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2∶1),流动相B为0.2%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61 nm。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0.3%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分别在0.010 4~0.208 0μg(r=0.999 3),0.004 8~0.096 0μg(r=0.999 6)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8%,96.94%,RSD分别为1.52%,1.40%;原儿茶酸和没食子酸分别在0.038 2~0.764 0μg(r=0.999 1),0.011 6~0.232 0μg(r=0.999 4)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7%,98.39%,RSD分别为1.10%,1.45%。结论: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唐汉钧教授治疗臁疮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汉钧教授认为臁疮急性期以湿热蕴阻为标,脾虚失运为本,治以清化湿热、健脾燥湿为主,兼以活血通络。慢性期以经脉瘀滞为标,脾肾亏虚为本,治以活血通络、温化寒湿为主,兼补脾肾。并注重内外合治,多途径给药,结合运用中药外洗、湿敷、丹剂、油膏等,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