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期痴呆是人类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是一组大脑智能损害的慢性进展的衰退性疾病。老年期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内经》中无老年期痴呆病名,相关描述散见于"善忘""健忘""癫狂"等疾病中。现根据《内经》中相关条文论述,并结合历代中医文献以及现代研究,总结老年期痴呆病机有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五脏功能失衡。在老年期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该整体辨证,调整阴阳,气血,恢复五脏和调,才能收效。  相似文献   
2.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具有主血脉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主导思维意识和精神活动,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也",不仅在外感病与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在对脏腑功能、病机认识方面更是精准深刻。心藏象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而后在《伤寒杂病论》中得以运用于临床,在辨证论治中灵活化裁,文章试从经方角度重新分析心藏象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以阐释仲景组方之内涵。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构建老年期痴呆肾虚精亏证和痰浊阻窍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睾酮(T)、白介素6(IL-6)、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探讨老年期痴呆典型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先分次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然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老年期痴呆大鼠模型,在疾病造模的同时,分别采用过度房劳体虚和投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病证结合肾虚精亏证和痰浊阻窍证的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并测定其血清内T、IL-6和GSH-Px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老年期痴呆组、肾虚精亏证组、痰浊阻窍证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空间搜索能力均下降(P0.05);与老年期痴呆组相比,肾虚精亏证组大鼠的T和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5),痰浊阻窍证组大鼠的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典型证候演变以肾虚为主线,贯穿于痴呆发病始终,表现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温象宽教授为原山西中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山西省首届名中医.在近60年临床实践过程中,对皮肤科常见疾病银屑病、痤疮、湿疹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对银屑病有其独特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思路,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内外并用;主要根据皮损情况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体质进行辨证;用药抓住主症重点用药,兼症适当搭配用药.同时在治...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应用文献计量学,探索近十年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搜索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15日中医药治疗AD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R2和VOSviewer 1.6.15软件对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期刊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共纳入中文文献2 254篇,英文文献545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和中介中心性最大的国家均为中国,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孙国杰和WANG Qi,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被引频次最高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英文期刊分别为《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和《Neuroscience Letters》,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AD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用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其中代谢组学、肠道菌群、氧化应激、tau蛋白过度磷酸化、β-淀粉样蛋白(Aβ)、炎症因子、自噬等为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重点,针刺、临床效果、肾虚痰瘀、通督启神等为临床研究方面的重...  相似文献   
6.
沅陵县炭疽病暴发流行调查陈万新,刘智勇,李枝国,秦亚莉,熊晓英,黄碧霞(沅陵县卫生防疫站419600)1993年9月2日一10月3日沉陵县太常乡、苦滕铺乡发生炭疽病流行。两乡中接触和剖剥死牛者72人,20人发病,发病率为27.78%,无死亡病例。1方...  相似文献   
7.
正肾气丸原方出自《金匮要略》,被誉为补肾助阳之代表方而治疗肾阳不足证,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原方药物组成为: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此方中争议最大的当数桂枝一药,《金匮》肾气丸用桂枝还是肉桂,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对于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肾气丸,以下做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遇到的学生主动性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情,根据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结果及时调整教学,采用学案、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教师应在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建立中医思维。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学导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反馈、阶段测验、问卷调查等多种反馈形式结合,以反馈促进教学;同时,通过"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结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单向授课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改善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是同病异证思想的起源,《伤寒杂病论》中贯穿着同病异治的思想。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出现,同病异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整体观念是同病异证的理论渊源,体质是同病异证的形成基础。"病"反映的是机体病变的全过程,具有共性意义;"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当前阶段疾病的主要核心所在。同病异证是同中有异,由疾病自身特殊矛盾本质主导的特异性内容(同)中表现出部分非特异性(异),同为主导,异居其次,治疗应兼顾"大同"和"小异"全方位切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针对疾病核心病机的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地黄饮子对D-半乳糖所致肾虚证及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只6-8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组。造模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 mg·kg-1)6周及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0.5 mg·kg-1)4周,联合诱导PD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地黄饮子高、中、低剂量对PD肾虚模型大鼠的疗效评价。通过地黄饮子治疗,对大鼠粪便标本中的细菌16S rDNAV3-V4区域扩增子测序,比较PD肾虚模型大鼠GM特点及地黄饮子干预后GM变化。结果 本研究共得到448个OTU。PD肾虚模型大鼠存在GM失衡的情况,主要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及其下属部分菌群丰度水平的变化相关。物种注释结果方面,相较于模型组,地黄饮子中、高剂量组厚壁菌门显著性升高(P<0.01)、拟杆菌门降低(P<0.05),而放线菌门地黄饮子低剂量组显著性升高(P<0.01),高剂量组则显著性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地黄饮子中剂量组ACE指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增加(P<0.05),可见地黄饮子干预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显著改变。通过Beta多样性分析可见,地黄饮子中、高剂量组分别与空白组大鼠的GM存在关联。而地黄饮子低、中剂量组大鼠GM的LDA评分下多样性较为突出,且有相应关联菌群相富集。结论 本研究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预测地黄饮子治疗PD肾虚证的作用机制,初步揭示了地黄饮子通过保护PD大鼠肠道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屏障通透性,调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及其下属部分菌群丰度水平的变化等作用,改善PD大鼠运动障碍,而发挥防治PD的作用。研究结果预测了地黄饮子治疗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GM动态的相对平衡有关,可为从肠道微环境角度揭示补肾法改善PD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