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建立参考区间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将3 222例正常妊娠妇女按照孕周不同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对3个孕期的孕妇进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的测定和统计分析,并与作为对照组的355例非孕健康育龄妇女的相应检测项目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妊娠者在不同孕期RBC、Hb、HCT水平均比对照组妇女低,在孕中期下降达孕期最低水平(P0.05),不同孕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者WBC、N%均比对照组高,而L%则比对照组低(P0.05)。不同孕期之间WBC参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者血小板(PLT)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正常妊娠者在孕晚期达到最低值(P0.05)。结论建立正常妊娠妇女的血常规参数参考区间,有利于对妊娠贫血、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情况,为宫颈疾病的防治提出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15 902例患者HPV检测及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分析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阳性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患病情况、21种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在≥CINⅡ患者中分布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检测基数逐年增加,HPV感染率逐年增高,且有递增趋势(P0.05),但≥CINⅡ构成比逐年降低,且有递减的趋势(P0.05);所有患者中,主要感染亚型为HPV 52、16、58、53、18;在≥CINⅡ患者中,主要感染亚型为16、58、52、33、18,与总体感染亚型分布有一定差异。结论 2013~2015年,我院宫颈门诊HPV感染率增高,≥CINⅡ构成比低,感染亚型及其致病性存在地区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KRN1并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检测MKRN1表达情况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技术从人胚肾细胞株HEK293细胞中获得MKRN1的cDNA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Siha细胞;Western Blot鉴定MKRN1在Siha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结果:RT-PCR成功地扩增出一条约1477 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稳定转染的细胞发出较强绿色荧光,Western Blot证明人MKRN1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Si-ha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MKRN1,获得了稳定表达人MKRN1基因的Siha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人MKRN1的功能及其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基础和重要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5.
6.
浅谈人本主义理论在中医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中医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对2000级32名中医科实习护生运用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尝试,根据护生的兴趣指定学习内容、专家讲座、个人观摩等步骤组织教学全过程。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生中医操作优良率为93.75%,理论考试优良率为90.63%,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3.75%,与1999级护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护生学习中医理论及中医操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护生对所学中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护生在中医科的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石艳艳  权彦 《中原医刊》2003,30(6):30-30
我科 2 0 0 0年~ 2 0 0 1年共收治 2 9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 90岁 2 98例 ,男性 2 0 2人 ,女性 96人 ,平均年龄 72岁。通过对本组发生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分析 ,发现以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劳累、情绪激动、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诱因。2 护理对策2 1 一般护理 :心衰的护理原则是防治原发病和诱因 ,减轻心脏负荷 ,保护心脏。轻度心衰限制体力活动 ,避免劳累 ,重度者需卧床 ,取半卧位。进食不宜过饱 ,少量多餐 ,富含营养易消化食品。按时服药 ,注意观察和预防药物副作用。2 2 预防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效能,探讨GBS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3 565例妊娠35~37周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和直肠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GBS检测;根据GBS携带者意愿将其分为干预治疗组和未干预治疗组,干预治疗组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未干预治疗组不作处理;观察各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3 565例孕妇中,GBS携带率为9.87%;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诊断GBS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准确度分别为98.30%、99.50%、95.58%、99.81%、196.6、0.017和99.38%;未干预治疗组的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和干预治疗组(P0.05),而干预治疗组与GBS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新生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BS、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未干预治疗组发生GBS感染数显著增高(P0.05),而干预治疗组与GBS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菌种感染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准确筛查妊娠晚期GBS的方法;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会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升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肾病综合征病程长、疗程长、易复发 ,由于多种因素 ,患儿又不可能长期住院 ,一般病情缓解即出院 ,更多的护理工作需要在家庭完成 ,所以肾病综合征的出院护理指导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又一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1 出院指导的时间传统来讲是在医生开据了出院通知单 ,患儿离开病房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