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管型临床上较少见,唐山市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右上后牙不适伴根尖窦道2周就诊.患者2年前有上后牙龋坏曾行充填治疗.2周前右上后牙出现伸长和根尖窦道,影响活动义齿就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尾路结合入路以及完全头侧入路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两家医院完成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入路的差异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头尾结合入路方法,对照组采取完全头侧入路方法,对比2组的病理学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头尾结合入路完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创伤,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甲状腺腺叶切除在单侧甲状腺肿块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甲状腺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TSH较术前显著升高,T3、T4指标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显著缩短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同时可调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诊治孤立性肺小结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电视胸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治,但经常遇到术中无法准确定位病灶的情况。本研究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ant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诊治孤立性肺小结节过程中的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术前先行三维CT定位,如SPN≤1.5 cm,或深达肺胸膜下2.0 cm,予行Hook-wire定位,术中先用器械间接触诊法,如失败改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S),用手指直接触诊法定位,术中定位成功后,以直线切割缝合器行SPN楔形切除术,术后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本组23例完成了胸腔镜SPN的切除,其中完全胸腔镜手术10例,VAMS 13例。结论电视胸腔镜SPN切除术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全组201例,全麻单肺通气後用电视胸腔镜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气胸、脓胸、恶性胸水、纵隔肿瘤、食管和肺肿瘤等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和确切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9分钟,术後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手术均未输血,患者术後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後并发症少等优点,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无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内引流手术的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0月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姑息性胆管-十二指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的方法与疗效。结果,应用本术式10例,9例顺利恢复,1例出现胆瘘延期出院,所有病例黄疸均减退,至死亡时仅有2例轻度黄疸,其余黄疸均未复发。表明T管架桥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减退黄疸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回肠造口旁皮炎的措施。方法总结2008年3月-2011年10月回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皮炎的预防经验,并与2005年1月-2008年2月间行回肠末端造口术患者造口旁皮炎的发病率进行历史对照。结果试验组20例患者,在造口还纳前,发生造口旁皮炎2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21例,发生造口旁皮炎9例,发生率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造口手术标准、按操作规程及时更换造口袋、术后及时地排放排泄物可有效预防造口旁皮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术前各种因素与术后肝功能恶化之间的联系,为合理评估MOJ患者的围术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分析37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术后肝功能恶化分为两组,将两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变量进行Bayes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方程,并予以验证。结果 376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恶化49例,发生率13.0%;Binary Logistic过程筛选出年龄、TBIL、ALB、ALP、术前减黄、术中出血量为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Bayes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方程经验证稳定。结论年龄、TBIL、ALB、ALP、术前减黄、术中出血量为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判别分析方程,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客观地计算出MOJ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危险程度,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肝硬化患者转氨酶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以肝硬化组为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为对照组,测定34例患者(肝硬化14例,慢性肝炎20例,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术前,LC后1小时,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T、AST ,分析结果。结果:LC对慢性肝炎患者转氨酶无显著影响,肝硬化患者ALT术后升高,术后第一天达顶峰,术后第2天即 下降。结论:对于肝功能Child A级的肝硬化患者,LC是相对安全的,LC对肝功能Child A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有明显影响,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及气腹可能是肝功能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3例LC胆囊床肝中静脉窦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中静脉窦出血的处理,回顾性分析13例LC术中并发肝中静脉窦出血的临床资料。首先以尚未完全切除的胆囊压迫止血,吸尽积血后以干纱布代替胆囊压迫止血,将胆囊切除,再用可吸收止血纱布包裹明胶海绵于破裂静脉处压迫止血。结果,均在腹腔镜下止血成功,术后未发生再出血。提示先暂时迅速制止出血,然后以可吸收止血纱布压迫永久止血是处理LC术中胆囊床肝中静脉窦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