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穿刺抽液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入组68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2例和穿刺抽液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后中位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8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3mm,36例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3.89%(5/36),32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37.50%(12/32),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6.36%(4/11)和77.78%(7/9),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加服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囊肿病史>1年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对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手术前确诊的Ⅲ期原发性乳腺癌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化疗1~4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保乳手术率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75.4%(104/138);其中完全病理缓解1例,临床完全缓解1例(0.7%),部分缓解102例(73.9%),无变化32例(23.2%),进展2例(1.4%)。实施保乳手术7例(5.1%)。施行化疗3+4周期的疗效和保乳手术率均明显高于1+2周期者(均P〈0.05)。该方案的脱发反应轻,Ⅰ度脱发28例(20.3%);心脏毒性较小,室性期外收缩发生率1.4%(2/138),无充血性心衰病例。但骨髓抑制较明显,总发生率55.8%(77/138),其中Ⅱ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7.5%(38/138),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1.0%(29/138),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2%(10/138)。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心脏毒性小,近期疗效较满意;但骨髓抑制发生率高,治疗期间应予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乌体林斯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研究表明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复发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互为恶性因果关系。因此 ,肿瘤的免疫调节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1] 。乌体林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灭活的草分枝杆菌生物制剂 ,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剂。我国于 1995年通过了乌体林斯的临床验证。用于乳腺癌辅助化疗后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 ,目前国内尚未见到系统的临床疗效报道。本人通过观察有关免疫状态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乌体林斯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在我院住院乳腺癌手术后完…  相似文献   
4.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不同生存期乳腺癌的表达附属湘雅医院肿瘤科申郑堂,冯雪萍,刘少华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乳腺肿瘤;生存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是一种DNA合成所必需的酸...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应用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临床因素。笔者采用在乳腺肿瘤所在象限的乳晕皮下组织注射亚甲蓝,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结果示50例乳腺癌患者中SLN检出率为94.0%,假阴性率19.0%,准确性91.5%,敏感度80.9%;原发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者,术前或术中切片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0.05);患者年龄、术前是否化疗、肿块大小与SLN检出率无关(P>0.05)。提示SLN可以准确预测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P法检测 2 86例原发性乳腺癌c erbB 2和nm 2 3基因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示c erbB 2阳性率为 3 9.5 % ,nm 2 3阳性率为 65 .7% ;c erbB 2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nm 2 3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 ,但与肿瘤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c erbB 2与nm 2 3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提示nm 2 3基因有望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对乳癌化疗病人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增强乳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用药组。对照组单用化疗,用药组在化疗期间合并使用胸腺肽,化疗前后测定二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N细胞阳性率。结果显示:胸腺肽能显著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化疗对Ⅱ期和Ⅲ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分别在Ⅱ期和Ⅲ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9月~1999年9月术前经病理确诊可手术乳腺癌426例,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对照组(R组)分析两组的术式选择、局部控制和5年生存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Ⅱ期可保乳率由24.7%提高到44.6%(P=0.000),两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无差异(P=0.525、0.581)Ⅲ期A组患者5年OS和DFS(62 9%、58.1%)均高于B组(39.5%、32.6%)(p=0.014、0.010).Ⅱ、Ⅲ期化疗后需植皮术均下降(P=0.000、0.000),3年内复发转移A组均低于B组(P=0.035、0.027).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Ⅱ、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保乳率、减少植皮术、降低局部复发转移;可提高Ⅲ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申郑堂  欧慧英  王守满  李燕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825-827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乳腺癌体征、B超、钼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该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临床Ⅰ期乳腺癌93例,有乳腺原发病灶体征、B超、X线钼靶检查完整资料。结果93例乳腺癌中,B超阳性78例(83.9%)、钼靶阳性62例(67.7%)(P<0.05)、B超或钼靶之一阳性者88例(94.6%)。有乳腺癌临床体征的77例(82.8%)例中,B超阳性68例(88.3%)、钼靶阳性54例(70.1%)、两者之一阳性者75例(97.4%)。浸润性癌73例(78.5%)中,B超阳性61例(83.6%)、钼靶阳性50例(68.5%)(P<0.05),两者之一阳性者69例(94.5%);非浸润癌20例(21.5%)中,B超阳性者10例(50.0%)、钼靶阳性者17例(85.0%)(P<0.05)。结论临床Ⅰ期乳腺癌B超、钼靶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应用单一方法。浸润癌B超准确率高于钼靶,而在非浸润癌中钼靶准确率高于B超。  相似文献   
10.
申郑堂  王守满  罗沙阳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583-585,589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哨兵淋巴结活检(SLNB)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近2年该科临床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80例,应用亚甲蓝单一染料示踪剂瘤周或乳晕周边皮下注射,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哨兵淋巴结(SLNs)和腋窝淋巴结(ALNs)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其中39例行新辅助化疗,41例未行新辅助化疗,两组病人比较SLN检出率,假阴性率(FNR),准确性,敏感度(NPV),评价新辅助化疗与非化疗对SLNB的影响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总的SLN检出率为93.75%(75/80);新辅助化疗组检出率为94.87%(37/39),未化疗组为92.68%(38/41);新辅助化疗组与非化疗组两组相比较FNR 31.58%(6/19),33.34%(5/15);NPV 66.67%(12/18),78.26%(18/23);准确性83.78%(31/37),86.84%(33/38),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局部进展期新辅助化疗后SLNB仍可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新辅助化疗后的部分病人SLNB有可能取代ALND,另外新辅助化疗明显增加了保乳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