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玮 《中原医刊》2007,34(17):4-5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将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A组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d,连用14 d;克拉霉素500 mg,2次/d,连用7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连用7 d)。B组口服奥美拉唑10 mg,2次/d,连用14 d;阿莫西林1000 mg,2次/d,连用7 d;甲硝唑400 mg,2次/d,连用7 d。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按研究方案记录症状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了解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并随访1年。结果疼痛缓解时间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雷贝拉唑为3.12%,奥美拉唑为7.81%。结论雷贝拉唑组具有疼痛缓解快、Hp根除率高、溃疡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疗效。方法79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43例)或雷尼替丁(36例),同时辅予胃动力药及胃黏膜保护剂,疗程4周。结果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5.35%,雷尼替丁组总有效率为75.00%,(P值〈0.01)。结论抑酸剂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疗效确切,奥美拉唑的疗效较雷尼替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台湾地区医学教育从1998年被美国教育部外国医学教育及评监制度国家委员会认为的"不相比"到2003年获取认同,所进行的改革卓有成效.介绍了台湾医学教育的发展概况,总结其主要经验,认为增加面谈环节,改进医学生招录模式;在医预科教育阶段加强与推进医学教育中的博雅教育;临床教育的改进和医学教育评监制度的建立方面的改革实施是其教育品质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血浆P-选择素及NO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玮  高凤兰  陈岩 《山东医药》2007,47(25):58-59
对136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行血浆N0及P-选择素测定,依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造影阴性组和阳性组,其中冠脉造影阳性组分为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结果显示,与冠脉造影阴性组比较,阳性组P-选择素显著升高,N0显著降低(P均〈0.01),NO与P-选择素呈负相关(P〈0.05);与单支单处病变组比较,多支多处病变组P-选择素显著升高,N0显著降低(P均〈0.01)。认为P-选择素及NO水平与冠脉病变关系密切,且与其病变范围相关。  相似文献   
5.
血源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远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源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 13年前经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严格设计的 82名滴度≥ 1 6 4、SGPT正常的HBsAg阳性携带母亲的婴儿 ,进行抗—HBs和HBsAg携带情况的追踪观察。结果 疫苗组抗—HBs阳性率和GMT的高峰期在第一年 ,分别为 6 7 80 %和 6 8 84 %。13年后疫苗组抗—HBs阳性率和GMT仍显著高于对照。疫苗组HBsAg阳性率一直低于对照组 ,13年后疫苗组的HBsAg阳性率为 18 6 4 % ,对照组为 4 7 0 6 % ,两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源乙肝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源性和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申玮 《实用预防医学》1998,5(3):161-162
肥胖已被证实为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1]。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热能摄入大于热能消耗[2]。为了解我省肥胖老人的食物结构及热能消耗特点,遂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以城区离(退)休、未返聘、从事极轻体力劳动的60~70岁老人为调查对象。将其中体质指数(BMI):男性>24,女性>25者设为肥胖组[3];将男性<24,女性<25者与肥胖组同年龄(±1岁)、同性别、身高近似(±2cm)配对成对照组。所有被调查者均无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两组男均为43人,女为30人;60~岁:男30人,女18人,65~70…  相似文献   
7.
1988年至1997年我院共行胃镜检查428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734例,检出率为17.28%。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分别为73.91%和22.28%,二者之比为3.31:1。男女之比为13.15:1。发病平均年龄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42.83岁和32.46岁,发病高峰年龄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41-50岁和31-40岁。溃疡病发病有明显季节特征。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3.91%。上腹痛的出现率老年组与中青组分别为54%和83.81%。并发症发生率为19.83%,以出血最多见,为19.84%,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9%和15.25%。老年组常以消化道出血就诊,提示老年组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申玮 《江苏中医药》2008,40(5):78-78
自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研究所纳入病例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有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体征,有血尿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83例确诊的脑血栓栓塞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岁,平均(54.64±5.35)岁。试验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4~66岁,平均(55.43±5.73)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改善情况以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NIHSS评分均降低(P<0.05),90 dADL评分则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其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90 d内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