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隐匿性”心肌梗死是在临床上不能察觉,没有主观和客观症状,只是在作心电图检查时偶然发现或死亡后才被确诊。但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既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就是典型的梗死型 Q 波也可能被下列现象所掩蔽:①由于梗死区的斑痕收缩,其兴奋电位下降(消失)可被邻近心肌的电位掩盖。②坏死灶内的心肌岛(Myokardinseln)继续发展、肥大,并呈现可记录的电位。③在对向心室部位的新鲜梗死灶,又可使坏死向量转换,而使陈旧性梗死灶上面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大隐静脉平滑肌肉瘤非常罕见,临床上缺乏特异的症状或体征,早期发现相当困难。本文报告1例原发于大隐静脉的平滑肌肉瘤,以探讨这一罕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27例,涉及38条肢体。男性25例,女性2例,年龄47~72岁。动脉闭塞的部位以髂总、髂外动脉到股浅动脉这一段最多,占68.%;其次为腹主动脉到双髂动脉,占26.3%。全部病例均作了动脉旁路移植术;腹主-髂或股动脉、髂册和股-动脉等方式。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6.8%;其中显效76.3%。无效和恶化者13.2%,多因远侧动脉有广泛狭窄和闭塞所致;这类病人不宜作动脉旁路移植术。在股总或股浅动脉闭塞时,应尽量利用股深动脉,作股深动脉成形术或腹主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作股-动脉搭桥时,常用大隐静脉,需注意其厚度能否耐受动脉高压,以免以后破裂引起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我院对1977~1979年死于高血压脑溢血的322例(男168,女154;平均年龄65±12),进行了发病和死亡时间的调查统计,其结果如下: 1.高血压脑溢血在一年当中以10~12月份为多(113/322);2.高血压脑溢血在一年当中,其发病数白天多于夜间,其中以18~20时的发病数最多(90/322);上午12时至下午3时发病数较少(25/322);凌晨1~5时发病数明显减少(25/322);3.高血压脑溢血在一日当中,其死亡时间夜间多于白昼,其中以午夜(23时至次日凌晨3时)死亡数最多;早晨8时至晚间8时的死亡数低于晚间8时至次日早晨8时的死亡数(145/177)。  相似文献   
5.
王维亮  黄颖  何德平 《新中医》2013,(1):127-128
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致死疾病;发作期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咯大量黄浓痰,咯血等;属于中医学咯血、肺痈范畴。许多医家采用一方论治,或者自拟方论治,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对现单方或者自拟方治疗支扩咯血进行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廓出口综合征(TO S)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TOS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如诊断不明确可造成错误的手术干预,或延误手术治疗时机。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6例临床疑似TO S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1例造影显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69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序贯立交搭桥或结合腔内技术治疗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7月,对11例14条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序贯立交搭桥或动脉内膜剥脱术或腔内外结合手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62~79岁,平均70.5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8例(FontaineⅡ期),静息痛3例(Fontaine Ⅲ期),足趾溃疡、坏疽1例(FontaineⅣ期)。彩色多普勒检查示14条下肢均为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index,ABI)为0.36±0.11。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双侧髂总动脉闭塞2em、髂外动脉闭塞、双侧股浅动脉闭塞3例,右侧髂总动脉狭窄、髂外动脉闭塞、双侧股浅动脉闭塞1例,单侧髂外动脉狭窄、股浅动脉闭塞7例。术后行DSA、彩色多普勒检查及ABI测定,观察血管通畅情况。结果 术后无死亡。患者均获随访3~26个月,平均14.5个月。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均消失,ABI术后为0.89±0.1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获救率100%。术后3~280d行下肢DSA显示转流血管通畅率为92.86%(13/14)。结论 序贯立交搭桥或腔内外手术结合,是治疗严重下肢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可靠、安全、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患者多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变,而动脉闭塞后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和代谢障碍又可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行下肢动脉搭桥术时,术中和术后都需抗凝治疗,这给麻醉的选择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全麻和椎管内阻滞麻醉虽可满足此类手术需要,但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评估测定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在诊断急、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 (GIA)检测 12 1例经连续多普勒超声和B 型超声证实为下肢DVT患者血浆D 二聚体的含量 (正常值≤ 0 5mg L)。 结果急性和慢性DVT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8 0 % (6 6 75 )和 34 8% (16 4 6 )。急性DVT组和慢性DVT组血浆D 二聚体含量分别为 (2 4± 2 2 )mg L和 (0 8± 1 3)mg L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GIA方法准确、简单、快速、无损伤 ,可用于DVT急性期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气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38例按照治疗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气化痰汤治疗,共治疗7 d。分析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影像学吸收情况、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6%(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CPI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TNF-α、PCT、hs-CRP、WBC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气化痰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病情和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