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目的 对中国人群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肝癌的防控和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地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发表的中国人群肝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自数据库建立到2021年5月1日的所有中英文文献。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 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1799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有53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的危险因素按照其关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BV感染、肝病史、精神因素、HCV感染、癌症家族史、糖尿病、食用霉变食物、饮酒、吸烟、饮用不洁水源,合并 OR值最高为9.79(95%CI:7.93~11.65),最低为1.32(95%CI:1.08~1.56)。饮茶为保护因素,合并OR值为0.28(95%CI:0.17~0.39)。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与剪补法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整体上敏感性低,发表偏倚控制较好。结论 病毒感染、肝病史、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为我国人群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饮茶为保护因素。建议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MS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老年MS各组分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基于"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三省16个县(区)共完成16 199名≥60岁老年人的问卷调查, 剔除缺失变量1 001名, 最终纳入有效样本为15 198名。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调查对象MS患病情况, 使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评估调查对象近半个月内的抑郁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S及其组分与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5 198名≥60岁老年人, MS患病率为10.84%, 其中MS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49%。有0、1、2、3、4项MS异常组分数目的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4.56%、15.17%、18.01%、25.21%、26.65%, MS异常组分数目与抑郁症状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未患该病人群的1.73倍(OR=1.73, 95%CI:1.51~1.97)、1.13倍(O...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8-2018年中国4省重点地区人群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探讨肝癌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 为评估该地区综合防控效果、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08-2018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中4省重点地区死因数据, 分析该地区肝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 采用Joinpoint 4.9.0.0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采用Arriaga分解法估计各年龄组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化的贡献情况。结果 2008-2018年4省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4.37%, P<0.001)。肝癌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长起积极作用, 贡献值0.240岁, 贡献度5.62%;其中, 积极作用最大的是45~49岁年龄组(0.041岁, 0.96%), 消极作用最大的是50~54岁年龄组(-0.015岁, -0.35%)。与2008年相比, 2018年4省重点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4.27岁(AAPC=0.59%, P<0.001), 肝癌CELE增长4.20岁(AAP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量表——“健康日”(HRQOL-5)测量胃癌患者与一般人群的差异,为该量表后续用于构建不同病种的健康状态权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淮河流域14个县(区)在2020-01-01-2021-07-31确诊的670例胃癌新发病例纳入病例组,按照1∶2匹配原则进行入户抽样调查选取1 340人纳入对照组。采用χ2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HRQOL的差异,Spearmen秩相关系数评价各条目间的相关关系,分别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揭示2组人群中HRQOL-5潜在结构的异同。结果 病例组中报告健康状况为不好或非常不好比例,以及身体不健康日、精神不健康日、日常活动受限、自理活动受限的天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人群中,HRQOL-5各条目均具有相关性,r范围为0.15~0.82,P<0.05。其中日常活动受限与自理活动受限r值最大,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9和0.82。HRQOL-5在2组人群中均能提取出两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一般健康状况”和“活动受限”,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适配度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了解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该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辽宁、河南和广东3省16个县(区)共完成14 335名≥60岁老年人的抑郁筛查。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是否与家人居住、是否与邻居有交往、日常锻炼、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信息,使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评估老年人近半个月内的抑郁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45%,3省分别为18.17%、18.87%、9.93%。不同地域间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城乡差异,其中河南省为17.09% vs. 20.61%,广东省为7.99% vs. 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OR=1.76,95%CI:1.58~1.96),离异/分居(OR=2.08,95%CI:1.01~4.30)、认知功能异常(OR=1.78,95%CI:1.59~1.98)、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受损(OR=1.74,95%CI:1.23~2.46)、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受损(OR=2.23,95%CI:1.97~2.54)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且IADL受损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高于BADL受损(2.23 vs. 1.74);≥80岁(OR=0.82,95%CI:0.68~0.99)、与家人居住(OR=0.67,95%CI:0.57~0.80)、与邻居有交往(OR=0.86,95%CI:0.76~0.98)、每周锻炼多次(OR=0.82,95%CI:0.69~0.96)、几乎每天锻炼(OR=0.63,95%CI:0.56~0.70)是老年人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我国社区≥60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性别、婚姻状况、社会交往、体育锻炼、认知功能、ADL均是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老年卫生保健部门应开展重点人群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成年人自报癌症患者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2015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分类变量的频率和比例,采用 χ2检验比较无序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癌症患者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2015年中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3-2021年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北6省)高血压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高血压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影响程度。方法 基于2013-2021年中国CDC全国死因监测系统中西北6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亡数据和人口学数据,计算该地区高血压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GLEs)、寿命损失率,利用Joinpoint 4.9软件计算高血压的死亡趋势以及期望寿命等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3-2021年中国西北6省高血压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1.82%,P=0.050),农村地区始终高于城市地区,且2016年后呈上升趋势(APC=4.74%,P=0.003),男性始终高于女性,不同分型高血压死亡状况和趋势不同,高血压性心脏病占比最高(72.69%)。与2013年相比,2021年研究地区人群期望寿命增长1.01岁,高血压CELE增长0.93岁,PGLEs下降0.08岁,寿命损失率下降0.11%。结论 西北6省2013-2021年高血压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地区在2016年以后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针对农村地区、男性和老年人群的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评估健康状态权重的测量问卷“健康日(HROQL-5)”在我国人群中的适应性,及探索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总不健康日”算法在我国人群中是否合理,为健康期望寿命中健康状态权重的构建提出建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分别于2021年9月及2022年8月在两省招募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数据被转录和编码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确定关键主题。结果:研究共纳入89人,其中女性49人(55.1%)。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健康状况非常好(22.5%)或好(33.7%),中位身体不健康日为2.0天(Interquartile Range, IQR:0.0~6.0),精神不健康日为2.0天(IQR:0.0~3.0)。健康日问卷可以很好衡量个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可以量化过去30天的不健康日,但身体不健康日与精神不健康日并非完全独立。在回答日常活动受限及自理活动受限时,受访者表示相较开放式频率,固定式频率更容易接受。受访者表示日常活动与自理活动存在递进关系,但部分受访者难以区分二者的概念。结论:健康日测量中区别于原版问卷的改动适用于中国人群,未来可基于健康日测量发展本土化的健康状态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国成人结直肠癌患者生活方式,为结直肠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在31个省级行政区的298个县(区)中进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现场调查数据库。本研究通过SA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描述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获得108 665份癌症自报有效问卷,其中自报结直肠癌患者118例,男性65例,女性53例,自报率分别为128.45/10万和91.28/10万。45岁及以上、城市、无配偶等人群中结直肠癌自报率较高(均P < 0.05)。调整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蔬菜摄入充足(OR=0.758, 95% CI: 0.748~0.767)、水果摄入充足(OR=0.391, 95% CI: 0.388~0.395)是结直肠癌患病的保护因素(均P<0.05);吸烟(OR=3.707, 95% CI: 3.672~3.742)、饮酒(OR=1.198, 95% CI: 1.189~1.206)是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蔬菜、水果摄入是结直肠癌患病的保护因素,吸烟、饮酒是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居民健康饮食,保证蔬菜、水果的充足摄入,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4省农村地区肝癌预防知信行的变化情况,为农村地区的癌症健康教育与综合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6、2019年在我国4省(河南、安徽、山东和江苏)14个农村县区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肝癌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分析肝癌预防知信行变化情况。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44 777人。2013—2019年,肝癌预防知识知晓率从20.31%升至31.23%。在肝癌预防知识中,调查人群对“吸烟”和“饮酒”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在50%以上,对“肥胖”和“遗传因素”的知晓率低于30%;在肝癌预防态度中,愿意接种乙肝疫苗者占80%以上;在肝癌预防行为中,有了解癌症知识途径者占90%以上,而癌症筛查率在20%以下。在2013—2019年,所有知识条目知晓率、积极态度持有率、健康体检、癌症筛查、有了解癌症知识的途径、不吸烟、不饮酒的行为持有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