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 2013)标准、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流行病预防工作组联合过渡声明(joint interim statement,JIS)标准、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标准和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三次报告(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ATPⅢ)标准在南京市老年人中的应用。  方法  2013年3月~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社区1 832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四种诊断标准计算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老年人MS的患病率及不同诊断标准的一致性。  结果  根据CDS 2013、JIS、IDF和ATPⅢ诊断标准,南京市老年人MS患病率分别为39.9%、58.2%、46.5%和54.5%。JIS标准和ATPⅢ标准诊断的一致性最高,符合率为96.1%(k=0.920);其次是ATPⅢ标准和IDF标准,符合率为92.0%(k=0.841)。  结论  不同标准下南京市老年人MS患病率均较高,JIS标准和ATPⅢ标准对MS的检出率较高,有助于及早发现MS,降低其带来的心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PD)对比术前药物治疗是否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方法:回顾性纳入80例PD患者,经自身对照设计,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术后问卷随访,获取有关费用资料。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疗效,从中国医疗卫生系统角度对不同费用情境下的两种疗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判断其经济性。结果:DBS术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第1年的年均医疗成本达226 371.41元,是术前单纯用药的28.5倍,且每提升1%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疗效的额外成本均远超支付意愿阈值(WTP)。若不考虑手术和耗材费用累积负担或仅考虑术前术后药物费用,则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运动功能分别为487.5元/%和-5 959.17元/%,ICER生活质量分别为1 483.1元/%和-18 129.3元/%,均低于WTP,显示出经济性。结论:短期来看,DBS联合药物治疗相较单纯用药不具经济性;长期来看,DBS疗法能降低后续治疗费用并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人民医院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基于激励行为理论,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关键绩效指标法拟定评价指标,应用PDCA管理工具构建持续改进的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介绍了医保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及其在医保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实施效果分析结果显示:DRG运营向好,病种组结构优化,医疗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评价得分趋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国家医保贯标为契机推进院内医师库管理规范,建立院内医保医师管理机制,优化医师贯标赋码全流程,提高院内医师信息管理的准确度。方法:运用PDCA管理工具,在某大型综合医院2021年3月—2021年12月医保医师贯标期间,开展部门协调和持续改进工作,比较贯标过程中多阶段的医保医师赋码率,进而构建院内医保医师管理体系。结果:本文针对贯标过程中发现的医保医师分类管理以及部门间协调问题,通过PDCA循环,不断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持续对医保医师管理方案进行优化,纠正以往粗放式、缺乏系统性管理的缺点,做到标椎化的全量赋码管理,赋码率从85.54%提升至100%。医院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促进且保持日常赋码率超过97%。结论:通过医保医师贯标工作的顺利完成,案例医院提高了数据库的准确性,其成果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较强适用性,从而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将贯标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促进贯标工作趋向常态化,提高贯标工作准确性。突出医师编码贯标在院内医保管理智能监控、DRG病案首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DRG医保支付方式背景下,南京市某医院乳腺外科A、B两个诊疗组开展乳房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JA2组)的医疗费用差异,探讨超支结余的产生原因并总结可行性解决方案。方法:统计患者医保费用结算清单数据,分析南京市某医院A、B两个诊疗组开展JA2组的住院患者费用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病种组费用结构对医疗费用管理产生重要影响。A、B两个诊疗组JA2组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DRG超支结余、耗材费、药品费等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化病种组结构,在保证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强化医保费用管理意识,确保药品、耗材、检查项目合理使用,DRG医保支付方式可以有效控制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胃癌术后感染的经济负担,分析胃癌术后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我院胃外科所有行胃癌手术患者,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各项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根据患者手术量、住院费用、术后感染率、因发生感染而少收治的患者数和减少的收入,进而推算胃外科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成本效益,并对医保费用精细化支付提出建议。结果:感染组平均住院天数为34天,高于未感染组的14天;感染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27 176.99元,高于未感染组的66 161.03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实施胃癌手术院内感染与防控措施,感染发生率降低10%时,效益成本比可达1.15。同时对基于价值医疗精细化付费具有重要探索意义。结论: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项目,不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可增加医院收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对医保费用支付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可预防的感染发生率进行DRG支付调整,对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完善有一定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