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浅议在医疗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载体,其医疗行为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各项医疗立法的日趋完善,在医疗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为全民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医疗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尚未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缺乏个性化鉴定和对被管理者心理过程的分析,容易形成因事议事、治标难治本的情况。(二)重视终末质量控制而忽视环节质量督导: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有时会出现检查者忙检查、被查者忙备查的局面。目前,全员参与管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体制尚待健全,所以…  相似文献   
2.
膜式氧合器在5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自1953年Gibbon首次成功地将体外循环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以来,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已从重屏式氧合器发展为较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膜式氧合器(膜肺)。使复杂的心脏直视手术可以在长时间内安全度过,克服了先前鼓泡式氧合器因血液和氧气直接接触引起的血细胞的破坏和蛋白质变性,以及手术后引起的灌注肺、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从1989年至今在复杂的长时间的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霉菌性肠系膜上动脉瘤1例报告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董宗俊,薛祥禄,王寿余霉菌性肠系膜上动脉瘤为一罕见的动脉病变,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科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2岁。8个月来劳累后心悸、气短、畏寒、发热。2个月来腹部隐痛并发现腹部有一...  相似文献   
4.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一例报告薛祥禄,董宗俊,王寿余,许庆生患儿:男性,18个月,出生时发现左小腿有一紫红色肿物,其后逐渐增大,累及左小腿大部分。12个月时在当地医院手术,取小块组织活检,为毛细血管瘤。术后肿物逐渐增大,拟行截肢术,家...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有扩张冠脉、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时的侧枝循环等作用。为了解它对于心脏直视手术后的心肌再灌流损伤是否会有保护作用,建立麻醉犬体外循环、心脏停搏140min与再灌流的模型,观察葛根素对于心脏功能、心肌代谢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值得关注的防御性医疗行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两年多来,对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改革和医疗费用增长的诸多不理解,使患者的就医心态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有资料显示,《条例》实施后医疗纠纷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心脏直视手术结束时,常规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使血液恢复正常凝血状态。宣武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曾遇2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注射鱼精蛋白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经积极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6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两年、活动耐力下降、夜间不能平卧,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左房粘液瘤。入院前20天,患者突然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而住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3.3/9.3 kPa,意识清楚。心前区可闻Ⅲ~Ⅳ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_2稍亢进,可闻舒张早期雷鸣样杂音。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可  相似文献   
9.
法鲁四联症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及灌注特点附20例临床总结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心胸外科王寿余,董宗俊,李建新,牛秀美,李超英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心内直视手术越来越复杂,这就对体外循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从1985年开展第1例法鲁四联症(F4)手术以来...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搭桥同期行瓣膜置换术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及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间,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1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替换手术。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78岁,平均64.5岁。3例以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为主诉,近年出现胸痛,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病变;9例以心肌缺血症状为主诉,同时合并瓣膜病变。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单支病变1例,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8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心力衰竭病史5例,心房颤动7例。手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45~87 mm[(56.7±77)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67%(50.3%±11.7%)。心功能NYHAⅠ级1例,Ⅱ、Ⅲ和Ⅳ级分别为8、2和1例。12例患者中MVR(二尖瓣置换)+CABG 9例,AVR(主动脉瓣置换)+CABG 2例,DVR(双瓣置换)+CABG 1例。结果全组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至2年无1例死亡。结论年龄超过50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无论有无心绞痛症状均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决定是否同期行CABG;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到重度反流及主动脉瓣严重钙化者,应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与瓣膜病变同时存在的病例,2种手术同期进行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