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EN)耐受性影响因素及EN具体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以序贯、渐进的方法实施EN,观察EN耐受情况,对患者EN耐受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患者EN期间的消化道症状。结果54例患者中,49例(90.74%)能耐受EN。肿瘤分期(单因素分析:X2=7.287,P=0.007;多因素分析:t=2.559,P=0.014)、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X2=7.825,P=0.005;多因素分析:t=2.254,P=0.043)是影响EN耐受性的因素。在耐受患者中,EN期间胃肠道症状以腹胀为主(19/49,38.8%)。结论序贯、渐进的EN方法适合胃癌术后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癌恶病质患者血清肌抑素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肌抑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分级将80例胃癌患者分成胃癌恶病质组(PG-SGAC级,32例)和胃癌非恶病质组(PG-SGA A+B级,48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肌抑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记录身高、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80例,同法测定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 胃癌恶病质组的血清肌抑素水平为(1.36±0.50) μg/L,显著高于胃癌非恶病质组的(0.91 ±0.49) μg/L(x2=14.67,P=0.00);对照组的血清肌抑素水平为(0.70±0.37) μg/L,显著低于胃癌非恶病质组(x2=36.45,P=0.00).对照组(r=-0.16,P=0.16)、胃癌非恶病质组(r=0.08,P=0.58)及胃癌恶病质组(r=0.18,P=0.31)中血清肌抑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均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胃癌恶病质患者血清肌抑素水平升高;血清肌抑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新城疫病毒(NDV)的抗原修饰作用在抗原致敏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NDV体外杀伤胃癌(SGC-7901)细胞中所发挥的影响.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CIK细胞,用胃癌细胞SGC-7901抗原致敏DC.致敏DC与CIK共培养,制备经胃癌抗原致敏的DC诱导CIK细胞(抗原-DC-CIK).MTT法检测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的杀伤效应,并观察阻断靶细胞表面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后靶细胞杀伤效应的变化.结果 效靶比为20∶1时,联合应用 NDV前后,抗原-DC-CIK对胃癌细胞SGC-7901杀伤活性分别为(69.3±1.5)%和(89.0±1.4)%,差异有显著意义(t=24.49,P<0.01);阻断靶细胞MHC分子后,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降低了30.8% 和21.1%,与NDV修饰胃癌抗原的作用直接相关的特异性杀伤细胞对胃癌的杀伤效力约为9.7%.结论 抗原-DC-CIK并NDV是一种有效的抗胃癌生物治疗方式,NDV可对胃癌细胞抗原进行修饰,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胃癌手术患者营养评估特点.方法 应用NRS2002和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对80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PG-SGA评测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NRS2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G-SGA与NRS2002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0 74,P<0.01),相对于PG-SGA评测,NRS2002的敏感性为83.02%、特异性为96.30%,阳性预测值为97 78%,阴性预测值为74 29%.PG-SGA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饮食减少、体重下降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NRS2002仅与饮食减少、体重下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PG-SGA与NRS2002评分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 NRS2002对胃癌手术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方法,但存在一定偏差,有可能遗漏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空肠上段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观察上消化道手术病人52例。分别于术中、术后第2天和第5天抽取病人空肠上段肠液,测定肠液菌群种类和菌落计数,同时检测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术中、术后第2和第5天无明显菌群失调及细菌移位发生(各菌种之间细菌菌落数比较,P>0.05)。术中、术后第2和第5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无明显肠道菌群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腹腔感染后肠屏障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改变。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和腹腔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腹腔感染模型),于术后12、24、36和48 h取材,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处死后,距回盲部10 cm处取回肠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测定肠黏膜绒毛高度、肠上皮损伤指数和各相应时间点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腹腔感染后12 h,大鼠肠绒毛高度明显降低(P<0.01),肠黏膜损伤评分增加,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24 h肠损伤达到高峰,肠黏膜损伤评分最大,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增高(P<0.05)。随后,D-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但48 h组损伤程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与小肠绒毛高度呈负相关(r=-0.696,P<0.01),与损伤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89,P<0.01)。结论:在腹腔感染状态下,肠屏障功能严重受损,感染后24 h可达高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的抗原修饰作用在抗原致敏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NDV体外杀伤胃癌(SGC-7901)细胞中所发挥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CIK细胞,用胃癌细胞SGC-7901抗原致敏DC。致敏DC与CIK共培养,制备经胃癌抗原致敏的DC诱导CIK细胞(抗原-DC—CIK)。MTT法检测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的杀伤效应,并观察阻断靶细胞表面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后靶细胞杀伤效应的变化。结果效靶比为20:1时,联合应用NDV前后,抗原-DC—CIK对胃癌细胞SGC-7901杀伤活性分别为(69.3±1.5)%和(89.0±1.4)%,差异有显著意义(t=24.49,P〈0.01);阻断靶细胞MHC分子后,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降低了30.8%和21.1%,与NDV修饰胃癌抗原的作用直接相关的特异性杀伤细胞对胃癌的杀伤效力约为9.7%。结论抗原-DC—CIK并NDV是一种有效的抗胃癌生物治疗方式,NDV可对胃癌细胞抗原进行修饰,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BT)及BT与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3、5 d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二胺氧化酶及全血细菌DNA检测。全血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采用的靶基因为大肠杆菌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16SrRNA基因。观察患者至术后10 d以监测SIRS情况。结果:术前PCR检测全血细菌DNA均为阴性,术后共有14例阳性。23例患者术后发生SIRS,其中12例患者PCR阳性。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85.7%(12/14),阴性组为23.9%(11/46)(P〈0.01)。术后出现SIRS的患者PCR阳性率为52.2%(12/23),无SIRS组为5.4%(2/37)(P〈0.01)。PCR阳性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浓度较PCR阴性者明显升高(P〈0.01),有SIRS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较无SIRS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消化道重建术后BT与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术后SIRS与BT密切相关。PCR技术可早期诊断细菌移位,对术后SIRS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病人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上消化道重建术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引流量)、营养状况(术后7 d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含量)、并发症(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发病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与TPN组比较,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提前[(41.5±8.8)h vs(67.9±10.0)h,(54.4±11.1)d vs(63.6±17.3)d,P〈0.05],引流量显著减少[(369.3±111.4)mL vs(564.6±173.6)mL,P〈0.01];EEN及TPN均能提高术后7 d血浆白蛋白的水平(P〉0.05);EEN组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TPN组[(296.47±36.44)mg/L vs(259.62±42.41)mg/L,P〈0.01;(2.18±0.35)g/L vs(1.94±0.37)g/L,P〈0.05];EEN组术后肺部感染、胃排空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瘘的并发率均低于TPN组;EEN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结论: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及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病人预后,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病人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