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评估术后合理选择辅助性TACE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02-2008年3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COX回归模型逐步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辅助性TACE对肿瘤直径≤5 cm高危组(76例)、低危组(91例)以及肿瘤直径>5 cm高危组(65例)、低危组(78例)患者预后的影响.低危组定义为肿瘤单发且无血管侵犯;高危组定义为肿瘤多发和(或)血管侵犯.结果 在肿瘤直径>5 cm高危组,术后行辅助性TACE者总生存期高于术后未行辅助性TACE者(P<0.05).其他亚组术后是否行辅助性TACE对总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辅助性TACE对于肿瘤直径>5 cm的高危组肝癌术后患者是有受益的.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拟分析Micoli模式腔镜甲状腺切除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行Miccoli模式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20例患者,男30例,女90例,其中甲状腺瘤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0例。1.2术前准备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包括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甲状腺超声检查了解结节大小及甲状腺体积,特别是有无颈淋巴结肿大,测定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如条件允许,应行细针穿刺活检以了解结节性质。  相似文献   
3.
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3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回顾2001年8月~2003年4月间,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38例,分析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癌栓缩小,生存期延长。结论:经皮肝穿门静脉置管化疗治疗门静脉癌栓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等特点,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患者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血浆经叔丁基甲醚提取3次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VP-O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48:52),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量为50μL。结果:多西他赛血药浓度在0.64~19.84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相对回收率为97.24%~102.53%,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96%~2.67%、1.28%~3.1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干扰小,可用于多西他赛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1988年4月~1991年7月,作者为7例胰头腺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进消化道重建,胰管胃粘膜缝合术,胰断面胃粘膜下埋植术.胰管经胃经鼻外减压引流.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1 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5岁~69岁,重度黄疸2例,轻度黄疸4例,1例无黄疸.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胰管—胃粘膜缝合术,4例行胰管—胃粘膜固定术.病理报告:5例为胰头腺癌,2例为壶腹部腺癌.手术操作 游离胰断端1cm,保留胰管于胰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9,FGF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4,FGFR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我院2009-2012年间34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标本中肿瘤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FGF19和FGFR4 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GF19和FGFR4在人类食管鳞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00,P=0.000),FGFR4和FGF19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401,P=0.019;rs=0.404,P=0.018)和病理分期(rs=0.495,P=0.003;rs=0.439,P=0.009)呈正相关,并且在食管鳞癌中FGFR4与FGF19的表达呈正直线相关(rs=0.483;P=0.004)。结论:FGF19和FGFR4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并参与其侵袭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食管破裂症临床少见。我院自1979年3月至1990年8月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7~43岁。4例发病前有恶心、呕吐,1例合并妊娠。本组4例有胸前区疼痛、呼吸急促、胸闷、一侧呼吸音减弱;1例有上腹部疼痛、腹肌紧张。3例误诊液气胸,1例  相似文献   
8.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癌梗阻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探讨经内镜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癌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比较内支架置入术后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梗阻病例51例,其中24例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术后21例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手术切除。分析内支架置入术后梗阻症状缓解率、内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经内镜金属内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组(病例组)和急诊手术组(对照组)I期手术切除率、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4例均经内镜成功置入内支架,成功率为100%。术后1~2d均出现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明显缓解。肠梗阻缓解率为100%。其中3例行姑息性治疗,21例于梗阻解除后经过平均5~6d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发生率:肠穿孔0%,肠出血8.3%,内支架移位4.2%,其他12.5%。(2)内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组与急诊手术组的I期手术率分别为80.1%和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02,Woolf法OR的95%可信区间为(1.30~19.43)。2组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0.00±24.03)mL和(358.33±32.17)mL,手术时间分别为(211.42±19.23)min和(299.56±18.67)min,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3.62±4.29)h和(67.21±4.38)h,住院天数分别为(9.95±0.500)d和(14.71±1.26)d,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05%和58.33%,内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组均显著低于急诊手术组。结论 (1)经内镜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梗阻,能有效解除梗阻症状,并发症少,为后期的手术提供良好条件;(2)经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后再手术治疗,其I期手术切除率显著高于急诊手术病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减少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两组,28 例为内涵管组,行经皮肝穿胆道内涵管置入术;20例为对照组,用一般内科治疗(利胆、护肝等对症处理)。其中内涵管组28例随 访 35至 356天,观察近中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内涵管组: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 100%。置入后血清总胆红 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01)。开通时间平均为 98天,半年开通率为53.57%。内涵管组:并发症发生率24.95%,主要为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对照组:井发症发生率30%(P <0.05)[结论]经皮肝胆道内涵管置入术疗效可靠、安全,可作为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榄香烯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直肠癌近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群雄  郭介基 《湖南医学》1996,13(5):306-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