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对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6例肝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行肝门阻断。试验组所有病人于手术前3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术后8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术前(T0),术后12h(T1)及24h(T2)及72h(T3)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手术标本切除后取标本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检测。结果术前两组之间ALT、AST及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后12h及24h,两组ALT、AST及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且对照组水平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ALT、AST缺血后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而缺血后72h,两组ALT、AST及TNF-α、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围。试验组肝组织M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TNF-α等炎症介质,调控炎性反应,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由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大包干责任制的要求,将护理人员按层级分组管理病人和一对一管理病人,实行护理人员床边工作制,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开展大包干责任制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肝胆外科病房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8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51.1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胆外科病房需要护理人员精心准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48例实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170min(150~200min),肛门排气时间在2~4d,住院时间为14~24d,平均11.5d,术后恶心呕吐反应5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1例,出血1例,无输尿管损伤、肠瘘、内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护理后QQL评分为(39.6±1.8)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19.5±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加强饮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以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争取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82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少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精心围术期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出院满意度高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的优点,通过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一步提升了腹腔镜治疗的优势,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PICC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进行PICC管道维护患者206例,观察总结并发症。结果 206例PICC置管患者共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导管堵塞2例(25.00%),导管异位1(12.50%)例,穿刺点渗血及血肿1(12.50%)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12.50%),导管远端渗裂1例(12.5%),过敏性皮炎2例(25%)。结论 PICC置管技术为临床上高效的穿刺技术,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减少了药物外渗几率与穿刺失败率。临床上PICC管道维护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堵塞、导管异位、穿刺点渗血及血肿、过敏性皮炎、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远端渗裂,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与处理措施,保证了置管患者的健康与治疗效果,使PICC置管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们对51例脑出血患者采用亚低温(SBC)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绿茶活性成分协同作用抑制血管生成效应.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绿茶四种主要活性成分(EGCG、ECG、EGC和EC)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结果:EGCG、ECG、EGC和EC都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其中,EGCG作用最强,小剂量的EGC、ECG和EC与EGCG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增强EGCG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结论: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都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同时能够协同作用抑制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