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海沧区地氟病区20年来改水效果及地氟病病情及改水工程质量情况,以巩固地氟病防治成果。方法调查地氟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居民饮用水氟含量及改水工程使用和管理情况,依据《地方性氟性中毒防治手册》规定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调查工程1个,正常运转,水氟达标工程数为1,改水工程覆盖人口0.23万人,受益人口0.23万人,正常运转比例100%,水氟达标工程比例100%,改水工程受益比例100%。病区改水后饮用水氟均值为0.21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8-12岁儿童尿氟中位数为0.65mg/L。结论通过20年改水,该区已达到消除地氟病病区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工业企业有机溶剂使用情况,检测生产环境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企业开展基线调查,采用Agilent GC 6890气相色谱仪,对33种有机溶剂的挥发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海沧区工业企业车间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溶剂高于限值的以二甲苯(72.4%)、苯(45.0)%、甲苯(59.0)%、乙酸丁酯(33.9%)、苯乙烯(30.7%)、乙酸乙酯(28.3%)、环己酮(25.0%)、戊烷(21.4%)为主,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车间空气中所含挥发性成分不同,同一作业点数种有机溶剂并存.结论 厦门市海沧区工业企业使用有机溶剂比重较大,且成分复杂,应加强卫生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制有机溶剂急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4.
高合格碘盐食用率地区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远元 《职业与健康》2007,23(5):382-382
众所周知,我国碘缺乏病(IDD)经过10多年采用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绩,全球消除IDD的工作由于中国的巨大成就而功效卓著。在IDD防制工作中,IDD的健康教育工作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使公众了解IDD的危害及干预手段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食用非碘盐行为转到食用碘盐来防治IDD,因此,健康教育是消除IDD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做好各地IDD的健康教育工作,保证高合格碘盐食用率(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0%以上)是持续消除IDD的重要工作内容。笔者现就在基本消除IDD和高合格碘盐食用率地区如何做好IDD健康教育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2004-2010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人群分布及特点,探讨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4-2010年海沧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海沧区共登记311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登记率从2004年21.8/10万逐渐提高到2008年最高的34.7/10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11∶1,以15 ~54岁青壮年组比例最高,各类职业中以工人、民工肺结核病患者构成比最高占53.7%.结论 海沧区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逐渐提高趋势,工人、民工是海沧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东孚镇于2004年区划调整后,划归海沧区管理,目前有人口2.6万,占地面积83.59km^2,境内贞岱村原为地氟病区,人口2178人,面积约8km^2,为丘陵地貌,居民饮用水惯为井水。1985年被省、市确定为饮水型地氟病区,居民氟斑牙患病率为53.23%,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80.95%,饮用水含氟量为2.2mg/L。此后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经过多年改水措施的落实。病情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为预防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每年对厦门市海沧区台商投资区城区和农村各1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体检。[结果]肥胖罹患率,2004-2007年平均为5.62%,各年分别为5.27%、5.32%、5.61%、6.25%(P〉0.05)。平均肥胖率,小学男生为10.22%,小学女生为4.07%(P〈0.01);中学男生为6.49%,中学女生为2.82%(P〈0.01);城区学生为6.36%,农村学生为4.49%(P〈0.01)。超重罹患率,2004-2007年平均为5.75%,各年分别为5.23%、5.38%、6.34%、6.00%(P〈0.05)。平均超重率,小学男生为9.12%,小学女生为6.97%(P〈0.01);中学男生为5.02%,中学女生为3.98%(P〈0.01);城区学生为6.21%,农村学生为5.05%(P〈0.01)。[结论]台商投资区中小学生超重率、肥胖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在畜间疫病流行区 ,新发现致病性产H2 S李斯特氏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以确定其在微生物学中地位 ,为其命名提供依据。方法 从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性方面鉴定 ,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作DNAG Cmol%含量测定 ,PCR、16SrRNA序列检测同源性。结果 通过表型生物学特性鉴定 ,产H2 S李斯特氏菌与已知 7型李斯特菌不同 ,其G Cmol%为 3 0 .5 %、16SrRNA序列分析同源性与无害李斯特菌 (L .im)为 71.0 % ,灰色李斯特菌 (L .g)为 3 7.8% ,西氏李斯特菌 (L .s) 2 8.4 %。结论 经系统发育树分析 ,证实产H2 S李斯特氏菌为李斯特氏菌属 ,国际上首次报告的新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某中学伤寒暴发流行因素,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方法]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合临床表现、病原菌培养分离、血清肥达氏反应检测。[结果]罹患率8.2%(115/1400)。从病人血液、肛拭子和井水中检出伤寒杆菌3株,283份血清肥达氏反应68份阳性.42份病人双份血清前后滴度呈4倍增长3份。健康对照“O”、“H”滴度均在≤1:40范围。[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一起经水传播的伤寒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厦门市海沧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进程和碘缺乏病病情的消长趋势,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取15所小学,抽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居民户盐碘水平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2.2%,尿碘中位数为240.1 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61%.结论 经过多年全区食盐加碘干预措施的持续实施后,该区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学龄儿童的碘营养是合理和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