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flow phenomenon,CSFP)的相关性,分析CSFP的病理生理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慢血流患者75例,为CSFP组;另选取同期因心脏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65例,为正常组。测量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WC)等一般资料,并采集血液,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 CSFP组和正常组体质量指数[(27.65±2.90) kg/m2 vs (23.99±2.3) kg/m2,P<0.001]、WC[(94.25±11.65)cm vs (83.20±5.7)cm,P<0.001]、高血压病(66.7%vs 41.5%,P=0.003)、吸烟(38.7%vs 12.3%,P<0.001)、三酰甘油[(2.49±1.04)...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市教育所妇女对性病的认知情况及态度,为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市教育所的326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以24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对性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1.3%,不同文化程度对性病知识正确知晓率有差异。在收容前三个月内有49.7%的人平均每周发生1~3次商业性行为。在被调查的女性中,部分人对性病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有28.5%的人认为“如果男人有性病自己能看出来”,7.7%认为“如果男人不在女人体内射精就不会得性病”等。有性病症状时极少有人会选择去正规医院就诊,而大多数选择自己去药店买药或去私人诊所就诊。结论教育所女性对性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总体知晓率不高,知识不全面,不同文化程度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有影响。应加强对此类女性的性病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使用、性病防治等综合干预,并鼓励性病患者积极主动地去正规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糖尿病及其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对51例正常对照者和331例糖尿病及其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特质应对得分情况,通过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及其合并视网膜病变者消极应对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病情越轻的患者易采取积极应对(P均<0.05);年龄越小、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病情越重的患者则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P均<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情是影响患者特质应对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积极应对疾病,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5.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手段,晚期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可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且参与炎症诱导的损伤。在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水平发生明显改变,且这种变化与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密切相关。本文作者对中性粒细胞与肺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肺纤维化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沙晓娟 《妇幼护理》2024,4(4):803-805
目的 探讨产褥期护理方案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间我院 收治的 80 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理,观察组给予产褥期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 活力、社会交往、躯体运动等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产褥期护理,能够 促进康复,改善负面心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分离病原菌,分析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2011-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5.84%下降至37.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59.53/(100例患者·d)下降至33.63/(100例患者·d),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共分离病原菌10 09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338株,占23.17%;革兰阴性菌7 110株,占70.46 %;真菌643株,占6.37%。居前5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0.85%)、肺炎克雷伯菌(15.90%)、铜绿假单胞菌(11.70%)、金黄色葡萄球菌(7.35%)和鲍曼不动杆菌(6.82%)。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下降最明显(2015年均<4%);铜绿假单胞菌较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整体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下降明显,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2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其他常用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最明显,但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明显上升,至2015年,耐药率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下降最明显(<2%),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随着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延缓细菌耐药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编的基本情况问卷,对26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症状与视功能领域得分最高,为(31.83±17.75)分,其次是身体机能领域,为(23.15±7.08)分,精神心理和社会活动领域得分最低,分别为(19.10±10.35)、(18.09±9.67)分,其生存质量总平均得分为(92.16±34.50)分;所有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分别为(34.72±9.63)、(28.31±9.12)分;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方式、病程、病情和特质应对方式(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尤其是精神心理和社会活动领域;病情和特质应对方式是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