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发现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7年3月至1998年1月间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既往无肾盂肾炎病史,无心肾功能不全史,患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年龄在49~68岁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 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x2=17.944,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置入^32P内放疗辅以高压氧治疗手术全切或大部切除肿瘤后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行手术切除或大部切除后的脑胶质瘤患者行瘤腔内置硅胶球囊外接注药泵埋入皮下,手术后2天即将^32 P9mci注入硅胶球囊并行高压氧治疗,以后每2个月更换1次(通过穿刺注药泵更换)。结果生存1年以上者66例,占66.0%,生存2年以上者50例,占50.0%,生存3年以上者41例,占41.0%,生存5年以上者31例,占31.0%。其中生存5年以上者中,有15例取硅胶球时,球囊周围多点取病理,未见肿瘤细胞。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行球囊置入^32P内放疗辅助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7岁,工程师,因“突发性四肢无力6h”于2007-08-09入院。入院前6h起床时突感四肢无力,穿衣困难,下床时摔倒,不能独自站起行走,无肢体麻木及大小便障碍。否认有肌肉病史及家族史,否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LSM患者的临床、肌肉病理和神经电生理资料.结果 此组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活动后易疲劳,血清肌酶升高;HE染色见肌纤维内出现大量裂隙样改变及微小空泡,油红O染色反应增强,表现为肌纤维内空泡或裂隙充满脂肪滴,ATP染色显示两型肌纤维均受累,以I型肌纤维为主;电镜证实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肪滴沉积.部分病例肌电图表现为肌源性损害.8例LSM患者经卡尼汀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 LSM是一种以肌无力和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的脂质代谢性肌病,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质沉积为主,采用卡尼汀和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肠道是人体内微生物定植量最高的器官,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由多种肠道细菌有组织生长形成的聚集体。生物膜的形成大大增加了肠道细菌对抗生素等杀菌剂和宿主免疫防御的抵抗力。最新的观点认为在肠道菌群诱导结直肠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本文结合最近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细菌生物膜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发生致癌转化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痛苦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 为初发AMI患者心理痛苦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纵向前瞻性观察研究。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18例初发AMI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别于患病后24 h(T1)、出院前(T2)及出院后1个月(T3)、3个月(T4)、6个月(T5)、12个月(T6)6个随访调查节点调查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个随访调查节点中重度心理痛苦检出率分别为66.95%(79/118)、48.31%(57/118)、29.66%(35/118)、24.58%(29/118)、19.49%(23/118)、15.25%(18/118)。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了解程度对T1至T6 6个时间点的初发AMI患者的心理痛苦均有显著影响(β值为- 1.262 ~ - 0.212, 均P<0.05)。结论初发AMI患者心理痛苦水平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护理人员需关注心理痛苦的轨迹及影响因素, 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心理痛苦水平, 促进其心身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城区2000年人口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目前主要威胁郑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的疾病,为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减寿年数(YPLL)对我市城区居民2000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00年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445.75/10万(男479.00/10万,女410.1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异常。结论:该结果提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仍是郑州市居民的三大主要死因,但引起“早死”的疾病则是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最主要、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但在临床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以突发呼吸困难来诊的患者,经临床化验及心电图检查证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为了观察无痛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与原因,本文特作以下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