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飞行员配穿囊式抗荷服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代谢水平条件下的热应激 ,为评价囊式抗荷服的热负荷和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名受试者分别配穿KH - 3抗荷服及配套装备和KH - 7抗荷服及配套装备 (以下分别简称为“KH - 3”和“KH -7”) ,以不同代谢水平暴露于 2 0℃、2 5℃和 35℃环境。每次试验 70min。测量了受试者配穿KH- 3和KH - 7时的卫生学参数、皮肤温度、直肠温度、心率等 ,并以综合热应激指数 (CIHS)评定了热应激防护等级。结果 KH - 3和KH - 7的各项卫生学参数 (clo值、im、im/IJ)均无显著差别。KH - 3对照Ⅲ组和KH - 7对照Ⅳ组 (2 5℃ ,1178~ 132 5kJ·h- 115min ,36 8kJ·h- 15 5min)的CIHS均未超过生理安全限的 6 0 % (分别为 3.5 4和 3.4 6 ,属轻度热应激 ) ;KH - 3高代谢组和KH- 7高代谢组 (2 0℃ ,84 6~ 10 30kJ·h- 170min)的CIHS在生理安全限的 6 0 %~ 95 %之间 (分别为4 .2 4和 4 .6 0 ,属中度热应激 ) ;KH - 3高温组和KH - 7高温组 (35℃ ,1178~ 132 5kJ·h- 115min ,36 8kJ·h- 15 5min)的CIHS却超过生理安全限的 95 % (分别为 7.31和 7.87,属重度热应激 )。结论 受试者配穿KH - 3与KH - 7时的各项卫生学参数、热应激等均无显著差别 ,但配穿后者比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的高机动性给飞行员带来了+9GZ以上的高过载。为此,欧美诸国相继使用了大面积覆盖的囊式代偿抗荷服。这种防护装备的热负荷量很大,如果没有通风散热,严重的热应激将危及飞行安全并降低飞行员的加速度耐力。因此,俄罗斯第三代战斗机采用了BKK-15K代偿-抗荷-通风一体化防护服。试验证明,它的通风散热效果很好,在40℃舱温条件下,可以使下身平均皮肤温度维持在31.0~32.0℃,皮肤和皮下血管处于正常收缩状态,有利于对抗高过载。由此可知,BKK-15K一体化飞行防护服的通风服,其主导设计思想是防止下身热应激反应,以提高飞行员的加速度耐力。从而使人们认识到,通风服不仅是配合代偿抗荷服对抗热应激,而且也是+9GZ以上的高过载综合防护措施的组成分部。我国的国家军用标准(GJB116-86)在通风服的设计要求和医学鉴定指标等方面已不适应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个人防护装备发展的需要,应该按照先进的通风服设计要求修订。  相似文献   
4.
飞行员寒区救生服的生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寒区迫降飞行员的救生能力,我们研制了镀铝大衣,与现行冬季皮飞行服配穿,测定了隔热值并进行了防寒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隔热值为4.24±0.45clo。受试者穿着冬季皮飞行服和镀铝大衣,在-35℃无风条件下暴露8h,直肠温度无明显下降,实验末的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热债、手和足的皮肤温度都未达到耐限。结论,这种救生服可以满足我国飞行员寒区救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6.
在夏季低空飞行条件下,轻、中、重型直升机座舱热负荷都比较严重,轻型直升机尤甚;座舱噪声级在87~95dB(A),最大声压级位于低频段,座椅振动以Z轴最强,最大有效值达0.35g;中、重型与轻型直升机座舱噪声和振动比较,前者均强于后者。作者认为,这是直升机飞行员听力下降和腰痛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ВКК-15К一体化防护装备不通风时的热负荷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ВКК-15К一体化高空防护装备(C组)的热负荷,并将其与普通飞行装备(A组)及KH-3型抗荷服(B组)的热负荷作对比。方法6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分别在舒适环境和40℃环境中穿着A、B、C3组装备各90min。测定隔热值、蒸发散热指数和综合热应激指数。结果A、B、C组装备的总隔热值(It,clo)分别为1.33、1.58和2.05,相互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83.88,P<0.01)。3组的透湿指数(im)在0.41~0.46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的蒸发散热效能指数(im/It)分别为0.32、0.26和0.22,相互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59.09,P<0.01)。受试者在40℃热环境中穿C组装备60min时综合热应激指数(CIHS)为5.48,属中度热应激;90min时CIHS为6.40,属重度热应激。均较穿A、B组装备时明显为高。结论飞行员在热环境下穿ВКК-15К一体化高空防护装备无通风时,将产生中等到严重程度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流法及传统的代谢法测定冬季飞行服的隔热值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隔热值无显著性差异(t=1.197,P>0.05)。热流法符合传热学规律,与代谢法比较,不仅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和设备,而且能够同时测定服装整体和各个部位的隔热值。  相似文献   
9.
科研论文或论著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书面总结,是研究者在科研认识过程中,通过思考和归纳,根据科学实践所得到的主、客观材料上升为概念和理论系统而写作的文章。医学科学的发展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有其明显的继承性。作为科学记录和档案的论文,在科学史上起着  相似文献   
10.
舱外航天液冷服传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介绍了舱外航天液冷服的结构、功能,分析了通风气体与液冷服基础服装间的对流换热、液冷服的传热传质过程,给出了液冷服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通过舱外航天服液冷通风系统与人体的联合热生理实验,该模型得到了验证,并为舱外航天服液冷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