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03年7月住院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642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2.8%),平均年龄5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和阴道异常排液。所有患均手术或手术 辅助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癌I期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Ⅲ期1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合并子宫腺肌症11例。内异症病灶9例发生非典型增生(7例为部分轻.中度非典型增生,2例为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随访至2003年11月,平均随访48个月,2例死亡,1例失访,余13例存活。【结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子宫恶性肿瘤分期早,恶性度相对较低,其重度非典型增生有恶变倾向,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栓塞前、栓塞后3个月及6个月,评估所有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子宫大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动态改变,及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基础体温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显著减小,平均缩小136.48(37.6%),子宫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cm/s)显著降低,由(27.27±6.03)cm/s降至(14.19±5.98)cm/s,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由0.54±0.03降至0.86±0.04,P<0.05;栓塞术前、后卵巢血流、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别。1例患者出现短暂卵巢功能急剧减退。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新颖、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的治疗方法,可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对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但应注意可能导致卵巢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2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29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并随访其预后.[结果]29例患者年龄24~75岁,平均49岁.Ⅰ期10例,Ⅱ期9例,Ⅲ期8例,Ⅳ期2例.2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例行双侧输卵管 大网膜切除术,1例行双附件切除术,8例行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术,其余18例均行全子宫 双附件 大网膜切除术;25例术后予化疗.随访至2005年12月,死亡11例,复发3例,现仍健在且未复发4例,余失访.[结论]彻底的手术治疗,术后及时合理化疗已成为本病的经典治疗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90例卵巢成熟畸胎瘤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中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卵巢成熟畸胎瘤190例患者分别行腹腔镜(132例)及开腹手术(58例)。[结果]我院B超对成熟畸胎瘤的诊断符合率达96%。术中对另一侧卵巢的检查显示:腹腔镜下对肉眼观有异常的卵巢剖探,有1例有阳性发现。腹腔镜手术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应用抗生素时间,均较开腹手术有优势(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可根据特殊声像学改变对卵巢成熟畸胎瘤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在卵巢成熟畸胎瘤的处理上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术中应仔细检查对侧卵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部分炎症性梗阻吻合的具体方法。方法利用电视腹腔镜5mm器械、三切口的微创腹腔镜方法,对3例输卵管妊娠手术后患侧阻塞患者以及4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显示伴有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病变患者行双层6/0尼龙线内缝吻合输卵管,其手术平均时间为63.6min。结果7例患者手术后通水均示通畅,5例患侧进行修复的输卵管经输卵管子宫碘油造影术显示均通畅,并且获得宫内妊娠3例,足月分娩1例。结论电视腹腔镜下采用显微吻合手术对输卵管局部炎症梗阻进行治疗,有助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甲组37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5mg;乙组25例,每天服用成药宫瘤清3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及治疗3个月后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血FSH、LH、E2、P、T、PRL,观察对药物的反应。结果:甲组半途退出实验6例,其余3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贫血纠正。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4.24%、26.90%(P<0.05)。乙组治疗期间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减轻,月经量减少,贫血改善,但肌瘤缩小不明显(P>0.05)。副反应甲组主要为轻度头晕食欲差,有2例轻度肝损害,乙组半途退出实验5例,余20例主要是轻度腹泻,头晕,结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及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疗效优于宫瘤清。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对患者生育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222例已婚有生育要求但未产未育的卵巢畸胎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的手术方式分别为单侧畸胎瘤剥除术、双侧畸胎瘤剥除术、单侧附件切除术和单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结果单侧畸胎瘤剥除术组,无论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下手术,其第一年的首次妊娠率、术后一年月经正常的比例、首次妊娠的活胎分娩率均分别高于双侧畸胎瘤剥除术组、单侧附件切除术组和单侧附件切除+对侧畸胎瘤剥除术组,而其首次妊娠的平均时间、首次妊娠的自然流产率却低于其它各组。单侧畸胎瘤剥除术组患者的各项生育力指标与其它各组相比较,除术后一年月经正常比例的部分数据外(见表),其余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意义。在单侧畸胎瘤剥除术组中,腹腔镜下手术其第一年的首次妊娠率、术后一年月经正常的比例、首次妊娠的活胎分娩率均高于开腹手术,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首次妊娠的平均时间、首次妊娠的自然流产率均低于开腹手术,但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对患者生育力的影响较小,是年轻患者有生育要求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Ⅳ型胶原、CD34在不同期别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3~2006年住院卵巢肿瘤患者82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3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1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MMP-9、Ⅳ型胶原和CD3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的表达在卵巢癌晚期(Ⅲ~Ⅳ期)组与卵巢癌早期(Ⅰ~Ⅱ期)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1.306,P0.001)。CD34在卵巢癌晚期组与卵巢癌早期组间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90.632,P0.001)。Ⅳ型胶原的表达在卵巢癌晚期组与卵巢癌早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2,P0.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MMP-9和CD34的阳性表达及Ⅳ型胶原的缺失表达越明显。CD34的表达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802,P=0.000 1)。MMP-9的阳性表达与Ⅳ型胶原的缺失表达呈正相关(rs=0.796,P0.000 1)。MMP-9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Z=-3.171,P=0.002)。CD34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t=-4.187,P0.001)。结论:MMP-9、CD34的阳性表达及Ⅳ型胶原的缺失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转移有关。通过联合检测MMP-9、CD34、Ⅳ型胶原在卵巢癌的表达对判断卵巢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绒毛膜癌(缄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绒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8例脑转移患者中5例继发于葡萄胎,足月产后发生2例,流产后发生1例.6例患者血β-HCG大于200100 U/L;2例行头部CT检查均发现病灶;6例行正规化疗后,4例脑转移症状近期即消失,脑转移症状缓解率为66.67%.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血β-HCG的测定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在全身化疗及鞘内化疗的基础上,手术切除绒癌原发及转移灶对延长患者生存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82例非脱垂子宫的改良阴式切除术和250例同期指征相近的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组(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残端愈合、下腹部疼痛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