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3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识别、评价和分析某醋酸正丙酯、三脂酸甘油酯生产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为防治职业病,为本项目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为行政部门审批相关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职业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规定接触限值。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酸、磷酸、乙酸、氢氧化钠、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工频电场、噪声。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论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工健康临护、预防性卫生评价、有害物质识别和控制的基础,包括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卫生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督、监测档案、其他组织和个人持有的职业卫生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更正启事     
2004年8月31日上午,我区某街道居民因食用三文治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识别某探测器核技术建设项目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分析其来源及分布,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利用系统工程分析法、类比调查法识别和分析某探测器核技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本项目存在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以苯系物、二氯乙烷、甲醇、二氧化锡、异丙醇为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为241Am放射性气溶胶、ɑ粒子、γ射线。类比项目旧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241Am放射性气溶胶、ɑ粒子、γ射线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均符合放射卫生限值标准的要求。工频电场、酚醛树脂粉尘、噪声、铅烟、甲醇、二氧化锡、异丙醇、甲苯预计接触水平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结论241Am放射性气溶胶、ɑ粒子、γ射线是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应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从源头治理职业病危害,预防项目建成后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对大鼠睾丸细胞凋亡、c-mye和P 5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验组用1 500和3 000 mg/kg的三氯乙烯经13灌胃染毒,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花生油.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用RT-PCR检测c-myc和P 53表达.结果 1 500和3 000 mg/kg组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和25.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指数分别为15.51 ±0.89和13.91 ±1.0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睾丸细胞c-myc mRNA分别为0.698±0.067和0.837±0.062,P 53 mRNA分别为0.619±0.109和0.761±0.094,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三氯乙烯能明显诱导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并抑制增殖,并使睾丸细胞c-mye和P 53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分析深圳市某电子厂电线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异丙醇、甲醇、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烟尘、电焊弧光、激光辐射等。其中电线生产评价单元的电线押出岗位和连接线生产评价单元的超声波岗位噪声强度较大,为较突出的职业健康危害;其余化学有害因素浓度较低或低于检出限。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在噪声的相关防护措施方面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评价丁腈橡胶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采取工程分析、类比法、职业卫生学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可能存在氯化钙尘、丙烯腈、丁二烯、乙酸、氨、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类比结果显示仅仅噪声超标,其他有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从职业病预防角度考虑,该项目运行时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辖区内工厂企业使用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现状,为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制订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同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汇总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检测点超标率为0.53%,甲苯检测点超标率为0.79%,二甲苯检测点超标率为4.72%,三氯乙烯监测点超标率为15.38%,正己烷检测点超标率为2.71%。结论本辖区企业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正己烷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工人健康可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害,今后应对这类企业进一步加强监督监测工作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分析某光通信公司光纤、光缆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Cl2、HF、HCl、NaOH、SiCl4、GeCl4、CF4、苯、甲苯、二甲苯、丙酮、异丙醇等有毒化学物质与矽尘、高温及紫外辐射危害,其中高温为突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仅为16.7%。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71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慢性荨麻疹140例,分治疗组71例、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十全大补汤加味,每日1剂,同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对照组单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痊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痊愈率为46.4%,总有效率为82.6%;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分别为4.81、6.34,P<0.05)。观察期间两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十大补汤加味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