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法操作100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2年 12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以来多选用四孔法操作 ,从 1999年起我们采用三孔法操作施行LC 10 0 0例 ,实际完成 970例 ,3 0例改为四孔法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0 0例中 ,男 160例 ,女 840例 ,16~ 78岁之间。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92 9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3 1例 ,急性期胆囊炎胆结石 3 0例 ,胆囊息肉 10例。合并糖尿病 3 9例 ;高血压 5 6例。有上、中、下腹部多次手术史者 45例 ,其中 10例腹部作过四次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最短 7min ,最长 40min ,一般 10~ 15min完成手术。1·2 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胆囊癌(UGC)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例,术中中转开腹2例,腹腔镜术后再开腹1例,T4期放弃治疗2例。结论:尽早诊断,术中无瘤操作,及时根治切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及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3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Mirizzi综合征病例。结果38例全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及胆囊大部分切除术。Mirizzi综合征Ⅰ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较易,Mirizzi综合征Ⅱ型、Ⅲ型、Ⅳ型手术特困难,多行大部胆囊切除术。结论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和术中诊断率及分型直接关系到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以有效预防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困难LC 7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4例,女176例。术前根据性别及B超等资料综合判断术中难易程度,分析造成手术困难的因素,以指导采用最佳手术方式及操作技巧减少中转开腹率。结果:本组LC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Mirizzi综合征Ⅰ型16例和胆囊三角"冰冻样"改变49例均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30~240min,平均69min。术后住院6~9d,平均7.8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LC性别的影响因素,仔细解剖,严密操作,胆囊大部切除术残余的胆囊粘膜电凝烧灼,必要时"8"字缝合,充分引流,可顺利完成L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0例经脐单孔LC的临床资料。结果:397例成功完成经脐单孔LC,3例因严重粘连、术野暴露困难中转三孔法LC。手术时间平均20 min;创面出血量<5 ml,术后当天或次日患者可下地活动,并进流质饮食。术后3~5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6个月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经脐单孔LC技术难度较大,但不难掌握,仔细操作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加微创、腹部美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35例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患者胆囊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1992年12月~2005年5月对2335例老年患者(60~88岁,平均68.7岁)胆囊良性疾病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LC。结果发现Mifizzi综合征5例,将胆囊大部切除;18例胆囊三角呈冰冻样改变,解剖不清,无法完整切除胆囊,将胆囊前壁切除,电凝器烧灼后壁黏膜。余2312例均顺利完成LC,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55min,平均19min;术中出血量1—50ml,平均8ml。置腹腔引流管213例,其中置双套管引流56例。住院4—16d,平均6d。1859例术后随访10d~13年,无胆管狭窄及残余小胆囊,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控制好合并症,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体内CO2的吸收,LC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钟岳  冯伟  杨福泉  张震波 《安徽医药》2015,36(12):1496-149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04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实施联合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实施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治疗成本、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本分别为(182.27±26.68)min、(9.98±3.14)d、(8 124.39±663.54)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55%,结石残留率为3.6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异常率为5.45%、胆管炎发生率为5.45%、胆管积气发生率为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相比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两镜联合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取石困难中转开腹外,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m in,术后次日进流质饮食,下床活动,4~5d出院,无1例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效果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合并腰背痛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LC后合并腰背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29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合并腰背痛病例。结果在初期施行LC 900例中有104例合并腰背痛,此后采取彻底清理术野,术后充分引流等措施;再总结LC 4600例中有293例合并腰背痛,上述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之后再未出现过上述症状。结论术中彻底清理术野,术后充分引流和对症处理可大大降低LC后腰背痛等合并症的发生,出院时症状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车祸后上腹痛伴进行性头晕、乏力6小时急诊入院。系车祸撞伤左季肋部,致上腹痛并进行性头晕、乏力,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既往体健。查体:抬入病房,呈重度贫血貌,浅昏迷状态,四肢湿冷,表情淡漠,查体不合作,心率140次/分,脉搏细弱,血压0mmHg。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