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淋病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淋病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年以来共收治30例淋病性腹膜炎的诊治经验。结果:该组采用非手术疗法20例(67%),手术疗法10例(33%),除l例感染性休克和3例腹腔脓肿住院时间较长外,余均在l周内基本治愈出院。结论:淋病性腹膜炎易误诊误治,诊断上就注意患者所从事行业、症状、体征结合细菌学检查,与急性阑尾炎并穿孔、阑尾脓肿、宫外孕、急性肠梗阻等相鉴别,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院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和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两者关系.方法:运用中文版医院磁性要素量表和马氏人际工作倦怠量表对某院380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得分为(137.06±24.98)分和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8.95%.磁性护理工作环境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工龄、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护理管理者的支持、教育支持和文化价值观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管理者应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构建健康工作环境,以期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2011年8月—12月对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67个病种共计2427例病历,与常规护理组同等病种病历进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病种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护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病人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优质护理服务也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输注葡萄糖酸钙时的药物最佳稀释浓度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选择需要静脉补钙的患儿1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倍稀释组43例,2倍稀释组48例和5倍稀释组48例,均使用静脉留置针,比较各组患儿穿刺血管外渗性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和愈后情况。结果等倍稀释组、2倍稀释组、5倍稀释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3d累计发生外渗率分别为19.4%,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1.23,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等倍稀释组发生血管外渗率高于2倍稀释组(χ2=6.88,P<0.01),2倍稀释组高于5倍稀释组(χ2=6.40,P<0.05),等倍稀释组高于5倍稀释组(χ2=20.48,P<0.01)。留置针在第1天,第2天,第3天血管外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47,P>0.05)。结论运用静脉留置针对婴幼儿进行补钙时,10%葡萄糖酸钙稀释5倍时外渗性损伤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合理有效使用医疗资源,减轻医院的服务压力。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SWOT分析法,是将一体化管理的强项、不足、机会及挑战进行有机组合分析,对研究的对象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准确的分析,形成一套系统化特征。同时制定计划思路,发挥院本部医疗资源优势,克服社区专科发展不足,利用外部机会,化解各种挑战,考虑传统护理方法的不足,结合在院管院办模式下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延续护理的优势,确保社区延续护理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采用追踪法对护理管理工作规范中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管理,探讨追踪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意义。方法结合上一年年终护理质量评估检查结果,成立追踪检查组,对我院35个临床科室监控的14项基础护理指标中发生率高的指标进行追踪检查。对护理不良事件实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根据事件危险程度有针对性地处理,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制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结果应用追踪法检查与传统检查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原发生率高的3项护理指标(高危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压疮发生率、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对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真实评价护理质量,制订相应整改措施后,追踪落实,查看整改效果,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起到实效,有效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护士对跌倒风险评估、跌倒应急预案、预防跌倒措施、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以及老年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知识的知晓情况等对比。结果护理管理模式实施一年后我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下降11%,护理服务质量提高9.13%,老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7.65%。结论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能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对儿科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管理,从而控制病情恶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儿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62例.对照组8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时采取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实验组7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即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根据病情变化早期观察及标准化护理干预,使危重症状早发现、早控制,阻止其向恶性发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施干预措施后,实验组体温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心率、收缩压、惊跳次数均比对照组少,发生皮肤发花人数较对照组少(P均<0.05).结论 采用前瞻性早期护理干预是提高救治手足口病患儿成功率的关键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危重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危重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行保护性机械通气,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前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采用早期保护性机械通气后1h、1d、2d危重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PaO2、SaO2和MRI较通气前明显升高(P〈0.01)。12例顺利撤机,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DIC,1例死于循环衰竭,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结论:对危重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行保护性机械通气,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并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长期机械通气后容易撤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