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是我国目前结核病预防的一种重要措施,为了考核卡介苗免疫接种效果,目前多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我国1994年开始了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的生产和研究,为了探讨BCG-PPD在监测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方面的报道,现将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2005年2~7月进行的BCG-PPD和TB-PPD在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的监测资料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1997年5月-1998年8月57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肺结核病灶范围广泛,空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肺不张,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差为真菌感染易发因素。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要注意抗真菌,抗结核和对症支持综合治疗。氟康唑治疗肺部真菌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武汉市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收集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1—2015年武汉市结核病月报告发病数数据,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通过建模和拟合,对2016年肺结核发病数进行预测,比较预测值与实际报告数之间差异评价其预测效果。结果武汉市肺结核发病以年为周期,每年4~6月和9~10月为高发期;ARIMA(0,1,1)×(0,1,1)12能很好的拟合武汉市结核病发病情况,其标准化BCI=0.732,Ljung-Box统计量为25.659,P=0.059,预测平均相对误差率为3.31%,预测结果基本符合2016年实际发病变动趋势。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和预测结核病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可为今后合理配置防控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中,肺结核的报告发病及死亡数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肺结核患者中的3/4是青壮年,而学生就是其中的特殊群体[1].学生具有聚集性强、流动性大、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特点,容易导致肺结核[2].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患病率在18 ~ 25岁组呈现一个小高峰[3].学校一旦出现肺结核病例,若不及时发现、隔离、治疗,极易引起暴发和流行[4-6].  相似文献   
5.
6.
如何正确处理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 ,是卡介苗接种后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分析我所近 3年来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情况。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998~ 2 0 0 0年来本所就诊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 4 7例。男 2 9例 ,女 18例 ,年龄 1~ 17个月 ,平均 5个月。来自农村 2 8例 ,城区 19例。二、异常反应情况 局部溃疡 5例 ,淋巴结肿大 32例(2 1例为腋中 ,11例为腋前淋巴结 )。脓疡 5例 ,破溃 5例。三、处理与结果 根据不同的异常反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接种局部溃疡 5例 ,仅涂抹龙胆紫治愈 ;淋巴结肿大的 32例用热敷、口服异烟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武汉市耐药/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武汉市耐药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年12月~2014年6月武汉市登记管理的5 524例耐多药可疑者进行筛查(痰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检测),发现耐药病例。描述不同分类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耐药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武汉市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3.4%(1 627/4 870)。近4年来,总耐药率和复治患者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均有P<0.05),初治患者耐药率无上升趋势(χ趋势2=0.79,P=0.372);总耐多药率、初治和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复治患者较初治患者更易产生耐药(OR=2.212,95%CI:1.949~2.491,P<0.001)和耐多药(OR=3.433,95%CI:2.844~4.193,P<0.001)。结论 武汉市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仍需加强对有既往结核病史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以降低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住院结核病人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结核病住院死亡病历,统计分析死亡原因和有关因素。结果结核病死亡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58.12%,60岁以下者好发肺外结核。结核病直接死因前五位为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肺气肿和咯血,并存病前5位为慢支、肝病、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结论结核病死亡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结核性脑膜炎、并发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病和糖尿病,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病例发现的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加强组织管理对肺结核病例发现的意义。方法 加强行政干预、综合医院发现网、结防机构职责及主动发现四个方面的组织管理。结果 1996年新登涂阳病例平均确诊时间减少至22.5日;涂阳新登记率提高到27.21/10万,菌阳病例掌握率为33.60%。结论 加强组织管理使病例发现工作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结核病控制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