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地区小儿弓形虫感染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选择1998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患者529例,应用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 IgG阳性率10.02%,IgM阳性率8.32%,CAg阳性率0.95%,IgG+IgM阳性率11.53%,IgM+CAg阳性率1.13%,IgG+IgM+CAg阳性率为0.38%。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密切接触史的患儿(P0.05)。农村患儿感染率高于城市患儿(P0.05)。结论本地区儿科临床患者弓形虫感染总感染率为32.33%,发现多种临床患者都有感染现象,单纯IgG阳性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1990-2004年湘西自治州中小学41起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1990-200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9.56%,其中农村学校暴发起数及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学校。(2)暴发疫情1995年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1995年以后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3)暴发疫情报告时间远远迟于国家法定报告时限要求,是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建设,依法开展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是有效控制学校暴发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洪灾后创伤性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洪灾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MSD-Ⅳ)中对于PTSD的诊断标准对洪灾区人群进行PTSD评定。结果 洪灾后PTSD检出率为30.9%,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OR=2.32),年龄(OR=1.83),洪灾类型(OR=3.71)和对支持的满意度(OR=0.84)。结论 PTSD在我国洪灾的受灾群体中是一种常见的不容忽视的现象,应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某打叶复烤厂为一烟草加工的新建项目。为了确定该项目在烟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境内各民族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州直两所学校,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分析视力低常的年级、性别和民族间的分布特征。结果 视力低常率为48.24%(2482/5145),视力低常率随年级上升而逐渐增高;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为19.8%、61.43%、79.17%;性别间有显著差异;视力低常程度小学以轻度为主,初中及高中以重度为主。结论 视力低常的发生率与都市化、小家庭化、超前教育、环境因素及发育因素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控制视力低常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湘西州某县发生一起对婴儿进行卡介苗超量接种和误种事故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处理及时、规范 ,未出现严重的接种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住院病人弓形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住院病人 5 2 9例 ,应用血清学ELISA方法检测弓形虫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 (CAg)。结果 IgG阳性率 1 0 .0 2 % ,IgM阳性率 8.3 2 % ,CAg阳性率 0 .95 % ,IgG +IgM阳性率 1 1 .5 3 % ,IgM +CAg阳性率 1 .1 3 % ,IgG +IgM +CAg阳性率为 0 .3 8%。与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密切接触史的患儿(P <0 .0 0 5 )。农村患儿感染率高于城市患儿 (P <0 .0 1 )。结论 本地区儿科临床病人弓形虫感染总感染率为 3 2 .3 3 % ,发现各类临床病人都有感染 ,单纯IgG阳性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湘西自治州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农村特需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用分层法抽样,测定目标人群在1000~1500之间随意一次尿碘含量,同时测定居民用户盐的碘含量及环境中水碘含量,用触诊与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结果孕妇、哺乳、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4.4、298.3、316.4μg/L,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幼儿、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5.5、331.5μg/L。学龄儿童甲肿率为9.2%,男、女生之间甲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居民用户盐碘含量均值为28.1μg/L,碘盐合格率为94.4%。外环境水碘含量中位数为1.8μg/L。结论在环境缺碘的情况下,食用合格碘盐,自治州农村居民碘营养状况处于适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洪灾区7~1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的父母和教师问卷对洪灾区7~15岁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结果 洪灾区7~15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7%(父母问卷)和11.0%(教师问卷),男生以违纪行为(A行为)为主,而女生则以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为主。结论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班主任批评、感到学习负担重、有亲人在洪灾中受了重伤.洪灾中未能与家人住在一起、曾经被洪水围困等待救援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儿童行为问题在我国洪灾区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应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洪灾对人群疾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洪灾对人群疾病的即时及滞后影响。方法 对1996年和1998年均遭受特大洪灾的地区按洪灾类型分层抽样,并设立非灾区对照,回顾调查1996~1999年洪灾区和非灾区人群各类疾病发病情况。结果 洪灾区人群1996、1998年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863.181/10万和736.591/10万,均高于非灾区年均发病率;但灾后一年的发病率与非灾区无差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伤与中毒等8大类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灾区高于非灾区。山洪区的发病水平最高,溃垸区居中,内渍区最低。实施卫生干预较多的地区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卫生干预较少的地区。结论 洪灾可致人群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率水平升高,防疫救灾工作在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同时,应加入针对非传染病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