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猪去,玉鼠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各地幼儿园师幼一起大展身手,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以"萌娃闹新春,喜迎中国年"为主题,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大班幼儿结合"中国字"主题活动,写"福"字、剪窗花、话心愿,传递节日祝福;中班幼儿组织了一场"奇思妙想科技年"新年联欢活动,在欢乐的音乐中,以快闪舞蹈拉开帷幕;小班幼儿身着中国红服饰盛装出席,载歌载舞、萌动全场;小小班幼儿跟着音乐挥挥小手、踢踢小腿、扭扭屁股,一起做游戏。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8年9月-2003年6月,采用NP方案,治疗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评价例数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永清  李鹏龙 《山东医药》2003,43(22):70-70
患者男 ,70岁 ,突然意识不清、左侧肢体活动失灵 3小时 ,于 2 0 0 2年 10月 14日 9时入院。查体 :嗜睡 ,言语欠流利 ,双眼向右凝视 ,双瞳孔直径 3mm,光反射灵敏 ,左鼻唇沟浅 ,口角右歪 ,伸舌左偏 ,左上下肢肌张力高 ,上肢肌力 0级 ,下肢肌力 级 ,右侧正常 ,四肢肌腱反射 (+) ,左侧巴氏征 (+) ,无脑膜刺激征。头颅 CT示右底节区脑出血。入院第 12天出现左下肢肿胀 ,血管彩超检查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安置下腔静脉滤网、尿激酶 30万 U经导管注入。此后左下肢肿胀渐减轻 ,脑出血吸收 ,住院 2 2天病情稳定出院。讨论 :深静脉血栓多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8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COPD组(41例)和非COPD组(5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因素影响下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COPD组男性、吸烟占比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别为75.61%、63.41%、(754.34±357.07)ng/L,高于非COPD组的54.39%、28.07%、(615.26±306.21)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胸腔积液、放疗、靶向治疗、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晚期NSC...  相似文献   
6.
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正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心态,甚至成为获取成功的关键。现代家庭结构一般都是一对父母、一个孩子和四个老人的模式,老人一般对孩子比较溺爱,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感觉亏欠于孩子,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是有求必应,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形成做事磨磨蹭蹭、遇事就退缩请求帮助、意志不坚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26例中,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0例。脑脊液压力增高者24例,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降颅压、抗凝及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18例好转出院(69.2%);痊愈3例(11.54%),DSA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死亡1例(3.85%);另有4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总有效率80.8%。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回顾分析72例食管癌的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放化疗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结果放化联合组在肿瘤的消失、缩小方面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0,P=0.014.放化联合组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758、4.431和4.546,P值分别为0.002、0.035和0.033.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无Ⅲ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和化疗相关死亡.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乏力,但无中途停止和放疗相关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RBC 1和RBC 2组(n=8),RBC 1和RBC 2组制备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先后采用晶胶复合液和红细胞悬液复苏,RBC 2组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监测生理、血气等指标。结果与RBC1组相比,RBC 2组平均动脉压(MAP)和体温恢复延迟,RBC 1组复苏结束后2组MAP分别为(116.99±11.06)和(73.72±14.34)mm Hg(P0.01);RBC 1组复苏结束后30 min,2组MAP分别为(103.07±9.59)和(120.61±10.73)mmHg(P0.01)。RBC 1组复苏结束后120 min RBC 1组体温(37.28±0.80)℃明显低于RBC 2组(38.83±0.58)℃(P0.01)。与SHAM组相比,RBC 1和RBC 2组休克后pH、PCO2、BE和ctHb明显降低,PO2明显升高;复苏后PCO23 h,RBC 1和RBC 2组碱剩余(BE)值明显低于SHAM组。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基础上,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生理、血气等指标无明显影响。提示紧急救治中输血准备工作耗时可能不影响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学明  李鹏龙 《山东医药》2005,45(19):74-74
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化疗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尽管血小板输注可缓解血小板减少,但作用时间短,且价格昂贵,易产生抗体、发生输血反应。2003年12月~2004年11月,我们应用巨和粒治疗5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降低患者,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