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总结3例脑膜炎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人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护理经验,提出猪链球菌Ⅱ型所致的脑膜炎型猪链球菌病有一定的流行规律,但发病急,病情危重.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及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反应规律及特点。方法:150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一般扩肝的对照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定期连续进行肝功能试验、HBV DNA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结果:干扰素治疗过程中,转氮酶总体呈下降趋势;HbeAg应答与患者治疗前转氮酶有关,转氮酶重中度升高患者下降明显;用药前HBV DNA阳性患者、开始用药后第2月末HBV DNA转阴者,HbeAg转阴率较高。HbeAg应答大多发生在治疗第3月左右,平均转时间为3.4月;干扰素治疗前HB VDNA女性低于男性,HbeAg应答组低于无应答组。治疗过程中HBV DNA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转阴平均时间为1.9月,与HbeAg应答及肝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干扰素对慢性肝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藻酸盐类湿性敷料在乳腺脓肿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将68例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联合应用VSD和藻酸盐类湿性愈合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敷料换药。对两组患者的伤口疼痛评分、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痊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伤口疼痛程度、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痊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和藻酸盐类湿性愈合敷料,可缩短乳腺脓肿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同时有效减少愈合后的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均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HBV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治疗后 2个月末与 4个月末其病毒拷贝数分别为 5 .83± 1.0 5 ,5 .75± 1.2 1,与治疗前 6 .74± 1.6 8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HBV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 ,但在实际中定量PCR更灵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HIV感染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CNP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佳率、健康教育总优良率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NP对HIV感染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综合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8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进行综合急救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结果:采用综合急救护理方法,大部分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停止出血,34例实施急诊胃镜下血管套扎,全部成功止血、本组抢救成功72例,痊愈出院,4倒中途放弃治疗,6例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达87.8%.结论:熟练的急救知识、迅速准确的急救护理是成功救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监测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是人体功能最复杂的脏器之一,肝细胞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能量,以便根据需要随时转化为葡萄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多有糖耐量异常,由于肝细胞数目减少,以致胰岛素作用部位减少,糖异生作用障碍,胰高血糖素在肝功能异常时反应低等而致低血糖,不利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和再生。我科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不同时间的尿路感染率、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尿管外端菌落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以及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管外端菌落培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以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均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V 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治疗后2个月末与4个月末其病毒拷贝数分别为5.83±1.05,5.75±1.21,与治疗前6.74±1.68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BV 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但在实际中定量PCR更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