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老年人胆道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刘世卿李蔚姜伟王建东丁明辉1979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收治65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病人317例,现就围手术期处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7例病人中,男205例,女112例;年龄65~93岁。急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2.
儿童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现象并非罕见,由于多生牙的埋伏状态,加上患儿处于乳恒牙替换时期,多数伴有暂时性错牙合现象,所以这类埋伏牙早期易被忽视,这对恒牙萌出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1998~1999年治疗这类患儿35例,共拔除埋伏多生牙40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胸腔镜肺减容手术对重度慢性肺病的治疗疗效和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对我院1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行肺减容手术后随访1年半观察,同时与10例未做手术的重度COPD患者比较,比较其在入院次数,肺功能改善情况(自行上楼比较)、吸氧时间、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手术组病人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部感染再次入院次数明显减少,自行上楼气急明显比手术前减轻,吸氧时间明显减少,、生活自理能力增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下颌骨渐进性左偏于1997年5月就诊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牙齿咬牙合错位,咀嚼无力,并发现下颌逐渐向左偏移,随后出现咀嚼困难。我科以“右侧下颌骨髁突肥大?”收入院。查体:面部明显畸形,右颞颌关节区无痛性包块,有弹响,颜面下...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  崔亚洲 《医药导报》2003,22(8):548-549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乳腺癌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第1天应用紫杉醇150 mg•(m2) 1,静脉滴注;第2天应用吡柔比星40 mg•(m2) 1.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第1,8天应用环磷酰胺60 mg•(m2) 1,第1天应用阿霉素40 mg•(m2) 1,第2,3,4天应用顺铂30 mg•(m2) 1,28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4例,进展2例,有效率66.7%,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进展5例,有效率35.0%.结论:紫杉醇与吡柔比星联合应用可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李蔚  钟春琍  杨元  梁红  喻芳  董海燕  马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58-4062
目的:探索贵州农村新生儿溶血症群体干预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人群预防实验研究方法,在干预县建立示范区,引入新生儿溶血症干预技术进行一年的现场干预。通过对实验区和对照区地区间及干预前后的结果比较,了解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共纳入15 795名计划怀孕或已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新生儿溶血症干预研究,其中干预组8 216人,对照组7 579人;开展血型筛查7 762人,筛查率94.47%;发现高危夫妇659对,其中怀孕615人;开展高危对象孕期B超监测603人,监测率98.05%;高危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92例;产后访视高危对象615名,访视率100.00%;干预组未发生因新生儿溶血症和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病例,对照组因新生儿溶血症死亡2例,母子血型不合高胆红素血症死亡1例。结论:群体干预技术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同质医疗理念的创新型护理实践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是否加快患者性生活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年龄(36.17±3.21)岁,年龄范围为21~53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同质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质医疗组患者实施基于同质医疗理念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同质医疗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为[(35.34±3.3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为[(34.92±4.60)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44.15±5.29)分、(45.63±5.10)分];同质医疗组患者药物管理[(16.68±2.60)分]、饮食管理[(14.05±1.98)分]、心理和社会适应[(18.03±2.42)分]、症状管理[(17.27±2.54)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13.24±2.18)分、(10.28±2.06)分、(13.23±1.79)分、(13.60±2.34)分];同质医疗组患者性欲望[(3.05±1.19)分]、性唤醒[(2.68±1.22)分]、阴道润滑[(1.84±0.61)分]、性高潮[(2.79±0.81)分]、满意度[(4.41±0.87)分]、性交痛[(3.64±0.51)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2.25±1.07)分、(2.13±1.07)分、(1.22±0.44)分、(2.03±0.64)分、(3.36±0.79)分、(2.14±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同质理念的护理方式能极大地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二维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用于川崎病患儿左室收缩功能检测和评价的差异,为该技术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经验。 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使用2D-STE和3D-STE分别检测患儿心脏不同部位(基底部、中间段、心尖部)具体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纵向应变、环向应变、径向应变)、冠状动脉扩张与不均匀情况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患儿分别使用2D-STE和3D-STE进行检测,EDV、ESV、LVEF结果的差异均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VEF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使用2D-STE和3D-STE检测患儿心肌各部位的应变,检测基底部时,LS、CS、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检测中间段,L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检测心尖部,LS、CS、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使用2D-STE检测患儿,不同部位LS、CS、RS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使用3D-STE检测患儿,不同部位LS、CS、RS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患儿分别使用2D-STE和3D-STE进行心脏探察,两种方法检测左冠脉、右冠脉(扩张和不均匀)时,其检测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结论 3D-STE相比2D-STE检测方法,其检测应变的结果更为全面和精确,也能更早的反映川崎病患儿左室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高频超声与高频超声诊断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确诊患儿45例,使用13 MHz高频超声与22 MHz超高频超声探头分别进行检测,比较其声像图清晰程度、不同层次及不同深度的血流比例等情况。结果 45例血管瘤患儿中,两种检测频率(22 MHz和13 MHz)下的血管瘤二维超声均成功显像,其中22 MHz探头显示图像清晰36例,模糊9例;13 MHz探头显示图像清晰32例,模糊13例,两种频率探头成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频率探头检出声像图特征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 MHz探头检出瘤体血流比例为(21.48±13.48)%,22 MHz探头检出瘤体血流比例为(29.76±1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频率下,瘤体深度为0~0.3 cm、0.4~0.6 cm、0.7~1.0 cm的血流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2 MHz超高频超声对浅表性血管瘤的检测效果优于13 MHz高频超声,且对于浅层瘤体检测能力更强,在临床工作中其作用及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