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6例 2 7条下肢 ,现就形成原因、栓塞部位、发展过程及药物治疗后评价进行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资料  2 6例患者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6±3 5岁。 2 7条下肢静脉 ,因临床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接受下肢静脉CDFI检查。其中子宫肌瘤术后 6例 ,女性结扎术后 1例 ,剖腹产术后 2例 ,肾癌术后 2例 ,膀胱肿瘤术后 2例 ,骨科肿瘤术后 2例 ,有机磷中毒 1例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例 ,心力衰竭 3例 ,不明原因 4例。1.2 方法 使用仪器PHILI…  相似文献   
2.
榄香烯乳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及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榄香烯乳注射液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其制剂的稳定性。方法: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色谱柱为10%SE-30石英玻璃填充柱;使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法,室温留样观察法考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建立了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稳定性考察,结果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制剂稳定性较好,预测的贮存期与留样观察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香茅油次要成分抑制肿瘤的活性。方法 香茅油次要成分经减压蒸馏得到榄香烯、吉马烯等萜烯含量占80 %以上的混合物,添加大豆磷脂乳化得到乳状液,进行药理实验。结果 证实香茅油次要成分榄香烯、吉马烯等萜烯的混合物制备成的口服乳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小鼠肉瘤(S180 )动物移植性肿瘤 灌胃剂量分别为2 0、15、10mL/kg ,其抑制率分别为35 %、35 %、2 9% ;小鼠肝癌(H2 2 )动物移植性肿瘤 灌胃剂量分别为2 0、15、10mL/kg ,其抑制率分别为36 %、33%、2 5 %。结论 本实验证明香茅油所含的萜烯类成分具有抑制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成蚊诱引力强的光波灯管。方法选择城区绿地、农村牲畜棚分别放置装有不同光波灯管的捕蚊器,在日落后20 min开灯,诱捕2 h后关灯,将捕获的成蚊分出雌雄、分类计数,每次试验轮换各灯的布放位置,城区试验6次,农村3次,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城区254和365 nm光波灯管诱捕成蚊总数量分别为262和78只;254和420 nm分别为277和113只;365和420 nm分别为236和94只;在农村254、365和420 nm光波灯管诱捕成蚊总数量分别为5591、15和126只。结论254 nm光波灯管诱捕成蚊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诱蚊种属上均优于其他2种光波灯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表达、纯化,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为深入研究和利用hTNF-α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人淋巴细胞中克隆hTNF-α基因,并分别插入到pGEX-6P-1的GST标签和pHisSUMOexpression 的SUMO(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标签下游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hTNF,和pHisSUMO-hTNF-a.将两种载体分别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比较两种载体hTNF-α表达量及可溶性的差异.选择表达效果较好的重组载体对hTNF-α进行诱导表达,经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成熟hTNF-α蛋白.以1929细胞为靶细胞,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其细胞毒活性.结果:克隆得到hTNF-α编码基因,利用pGEX-6P-1载体表达的GST-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低温诱导后可溶性提高了约50%,但表达量有所降低.而利用pHisSUMO-expression表达的SUMO-hTNF-α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以上,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本实验中选择SUMO系统表达hTNF-α,纯化后成熟蛋白纯化产物纯度达98%以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成熟hTNF-α对1929的细胞毒活性为5.01×108U/mg.结论:与GST标签相比,SUMO利于hTNF-α的可溶性表达.经过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TNF-α蛋白.  相似文献   
6.
尿激酶用于前房出血的治疗已得到广泛的认知和临床使用。用于抗青光眼术后促纤维素吸收报道甚少。我们用尿激酶治疗了16例抗青光眼术后短期内滤过不佳的患者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β-榄香烯对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及与DNA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榄香烯是中药温莪术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它能抑制某些肿瘤的增长。我们的实验表明,β-榄香烯浓度为0.0074mol/L至0.0172mol/L时对RNA聚合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加入β-榄香烯后DNA融点下降,吸收光谱移位及荧光强度增加,表明本品与DNA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LPS刺激过的小鼠胸腺细胞中克隆IL-1β基因,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鼠源IL-1β蛋白,为深入研究和利用IL-1β基因奠定基础。方法:提取LPS刺激的小鼠胸腺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根据GenBank报道的mIL-1β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得到成熟mIL-1β的编码序列基因,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HisSUMO ex-press中SUMO标签的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HisSUMO express-mIL-1β。将该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mIL-1β/SUMO融合蛋白,Ni-NTA Agarose纯化后,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用SUMO protease-1切去SUMO标签,经纯化并切去融合标签后获得成熟mIL-1β蛋白。用MT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对L929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DNA测序证明所克隆基因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kD,切割后的成熟蛋白为17kD,与理论值相符。且蛋白表达量高,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Western blot证实该蛋白为mIL-1β。成熟蛋白纯化产物纯度超过95%以上,通过MTT的方法检测证明其具有使L929细胞增殖的作用,从而说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可高效可溶性表达高纯度的具有生物活性的mIL-1β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金黄葡萄球菌菌株(ATCC6538)中克隆得到蛋白A的全长基因并对其结构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从该菌株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全长的葡萄球菌蛋白A基因,对其基因结构分析之后,将该基因的成熟区全长片段和抗体结合功能区片段重组到pHisSUMO原核分泌表达载体上与SUMO标签融合表达,通过ELISA的方法来鉴定融合蛋白的抗体结合活性及其稳定性,并将抗体结合功能区片段耦联到CNBr活化的琼脂糖凝胶上进行抗体的纯化.结果 首次获得了此株菌的全长蛋白A基因并发布于GenBank中,登录号为EU695225.蛋白A全长蛋白和功能区蛋白在pHisSUMO载体上得到正确高效表达,通过ELISA鉴定SUMO标签的存在,没有影响全长蛋白和功能区蛋白的抗体结合活性并有效提高了功能区蛋白的稳定性.在抗体纯化实验中,应用表达的蛋白A能够得到浓度和纯度较高的抗体并具有较好的效价.结论 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葡萄球菌蛋白A全长基因.蛋白A功能区蛋白与SUMO标签融合表达,在保持抗体结合活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稳定性,并成功应用于抗体的纯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分子海藻酸钾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血压的影响及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 采用尾脉搏间接测压法测定SHRs收缩压,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溶媒对照组、氢氯噻嗪片剂组(6.25 mg/kg)、低分子海藻酸钾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组(500、250、100 mg/kg),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 d;每周测量血压,并观察停药后3 d、6 d的血压变化.KM种小鼠灌服3H-低分子海藻酸钾100 mg/kg (74 MBq/kg),分别于给药后2、5、10、20、30 min 以及1、2、4、6、12、24、48、72、96、120、144 h尾部取血,测定样品放射性活性,经DAS 2.0软件拟合低分子海藻酸钾口服给药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同期溶媒对照组比较,连续给药21 d和28 d,氢氯噻嗪和低分子海藻酸钾3个剂量组的SHRs血压水平均降低(P<0.01);停药3 d和6 d时,6.25 mg/kg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消失(P>0.05);在停药3 d时,低分子海藻酸钾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收缩压均低于同期溶媒对照组(P<0.05或P<0.01);停药6 d时,250及500 mg/kg低分子海藻酸钾仍可降低SHRs血压水平(P<0.01).低分子海藻酸钾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规律符合二室模型,吸收相半衰期为2.76 h,分布相半衰期为42.30 h,消除相半衰期为42.31 h,体内半衰期为36.28 h.结论 低分子海藻酸钾连续口服给药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HRs血压,且停药6 d仍呈现持续的降压作用,这可能与低分子海藻酸钾口服给药后体内消除缓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