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驻穗部队老年干部高血压患病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队老年干部高血压患病率和现患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寻求科学依据。方法对驻穗部队的中老年干部进行健康检查以及生活习惯的调查,按统一标准测量2269例老干部,另500例中年干部做对照。结果老年组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3%,中年组为14.2%。老年组单纯收缩期岛血压(ISH)的患病率为20.8%,中年组为3.2%(P〈0.05)。该人群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59.6%,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较低(36%)。对老年组收缩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表明,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和吸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 SBP=115.71+7.35 Xage+4.97BMI+2.01 Xhistory+0.73 Xsmoking。结论戒烟和控制体重对血压的控制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 ,从而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湘雅医院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 6 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调查。结果 :在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有 77.33%患者有心理障碍 ,主要问题是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焦虑等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老年病患者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经济收入、服药种类及家庭结构 ,其回归方程为 :Y心理 =136 .96 +5 .0 1X药物 - 6 .6 0X经济 - 3.4 3X家庭(P <0 .0 5 ) ;不同慢性疾病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1)。结论 :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心理障碍是普遍的 ,主要受经济收入水平、躯体健康状况及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以及心理疾病治疗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规律。方法:选择老年男性冠心病(Ⅰ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Ⅱ组)及冠心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Ⅲ组)患者各66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主要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SMI发生率Ⅲ组〉Ⅱ组〉Ⅰ组(P〈0.05),Ⅲ组的SMI总次数与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MI持续时间Ⅲ组与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发作高峰均在上午。日间SMI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夜间,夜间SMI发生比例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Ⅲ组昼夜SMI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尤其是夜间的发生:动态心电图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正常老年人以每年1%-2%的速度发展为痴呆,而MCI者则以每年10%。15%的速度转变为痴呆。目前对于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对MCI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痴呆的演变过程,便于在痴呆的早期就能辨别出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以便延缓或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现就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物学因素和可能机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1病例摘要 患者,男,71岁,因“渐进性胸闷气促6月余”入院。患者于2004年5月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及平卧时明显,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心悸心慌,无咳嗽咯痰,无发热胸痛。于同年6月在我院心脏超声检查示:双房增大.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心包极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稍降低.彩色血流示: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二尖瓣、三尖瓣返流(少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分别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治疗达标组 14 8例、治疗未达标组 6 2例进行有关心理社会因素评估。 结果  (1)治疗达标组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 (7 4 %和 5 4 % )明显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32 2 %和 2 7 4 % ,P <0 0 5 ) ;抑郁自评分和焦虑自评分治疗达标组 (36 4± 6 7和 33 9± 7 8)也显著低于未达标组 (5 8 5± 11 6和 5 1 3±10 5 ,P <0 0 0 1)。 (2 )治疗达标组负性生活事件数 (4 7± 3 9)、负性生活刺激量 (12 4± 5 5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2 1 6± 8 1)分别显著性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7 3± 4 1、2 1 5± 7 9、2 9 7± 9 5 ,P <0 0 0 1) ;治疗达标组社会支持总分 (38 3± 9 0 )、客观支持分 (12 4± 4 3)、主观支持分 (2 1 2± 7 3)、支持利用度 (9 7± 3 1)均明显高于治疗未达标组 (2 7 2± 8 7、7 8± 3 8、13 5± 6 5、4 8± 2 2 ,P <0 0 5 )。 (3)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SDS评分、SAS评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等 7因素对降压是否能达标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5 )。 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两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因素,为今后针对不同性别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因AMI住我院心内科的68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分成两组,其中女性214例,男性475例,分析两性患者AMI的特点并对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整个AMI人群男女比例为2.22:1,两性患者对比有如下特点:①女性较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大约晚10年;②女性接受再灌注治疗比率(41.6%)低于男性(59.2%),P<0.05;③女性AMI患者合并基础疾病种类较男性多,女性平均为(3.46 ±1.80)种,男性为(2.58±1.78)种,P<0.05;④女性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较男性高(7.5%与3.4%,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24.8%)也远高于男性(11.6%),P<0.05;⑤对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两性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女性为P=e-2.452-2.73 ×TREAT+0.695×HF +3.529×COMP/1+e-2.452-2.73×TREAT+0.695×HF +3.529×COMP,男性为:P=e-5.040+1.892×COPD+2.384×CRF+1.013Xhf+5.326×COMP/1+e5.040+1.892×COPD+2.384×CRF+1.013Xhf+5.326×COMP.结论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研究得出的两性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女性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再灌注治疗可降低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再灌注治疗对男性患者则未能降低死亡风险;男性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显著升高,而在女性患者却无类似影响;不论男女出现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机械性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概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18.6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高(65.15%),主要为SMI;SMI发生高峰为上午8时,日间SMI发生明显多于夜间;睡眠及日间休息时SMI平均持续时间较活动时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其发生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和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9.
驻穗部队老年男性干部代谢综合征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别非  江亚文 《广东医学》2007,28(9):1511-1512
目的 对驻广州地区部队离退干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该地区部队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地区部队60岁以上离退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脂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检测;并选择60岁以下的体检者作对照,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MS患病率分别为:<60岁组为7.6%,60~69岁组为18.6%,70~79岁组为22.8%,≥80岁组为24.0%,不同组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②该老年人群高血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32.1%和46.8%,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③超过80%的超重/肥胖患者同时合并一种或以上其他代谢异常;④该老年人群中有超过3/4的人有两种或以上的代谢异常.结论 本组老年人群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其中超重/肥胖为核心问题,需积极采取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淀粉样变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就1例典型的系统性淀粉样变患者的详细病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