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0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1176篇
内科学   434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1621篇
预防医学   840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632篇
  8篇
中国医学   716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稽留流产患者共31例,予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宫腔内羊膜腔外插管术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完全流产25例达80.6%,不完全流产3例,失败改为钳夹术3例。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宫腔内羊膜腔外插管术治疗稽留流产收到很好的疗效,降低了钳刮术的并发症及难度、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构建数字化、可视化教学平台,实现妇产科教学手段多元化的做法。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利用医学视听教材,建设妇产科图片数据库,建设妇产科标本库(馆),利用模型、模块进行模拟操作,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和通过临床见习、实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与结核病关系密切,经临床实验约有50%以上的结核病人血清中维生素D的水平低下。其原因主要有二点:(1)病人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接受日光照射少而体内合成不足;(2)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也可引起血清中维生素D的含量下降。因此结核病人就有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性,甚至造成软骨病。为防止结核病人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更多的并发症,专家建议将维生素D做为抗结核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应用。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将维生素D做为抗结核辅助治疗,除可以直接纠正血清维生素D含量不足,避免软骨病等危害外,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病人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护理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中起着重要作用。输血工作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成分输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类和将血液中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各种血液制品,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输入,以达到治疗目的。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效果好、副作用少、节约血液、一血多用、减轻病人负担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输血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03年以来,我院已进行成分输血800余次,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一种婴幼儿消化道传染病。常流行于夏、秋季,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笔者近年来用病毒唑治疗54例,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铅是一种亲神经性毒物,神经系统对铅的毒作用极为敏感[1].本文研究了NCV与血铅的关系;NCV治疗前后的比较;不同空气铅浓度对NCV的影响.从而探讨神经电生理变化是预示神经病损的早期改变,为制订铅的安全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