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模式在血管介入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和延续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点血肿、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9.4±3.0)d亦短于对照组(12.2±5.0)d(t=-2.10,P=0.042)。研究组在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等不同时间段的焦虑(F=18.618,P0.001)、抑郁(F=4.769,P=0.035)和总均分(F=4.287,P=0.045)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血管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道探查术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共5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内镜治疗组(内镜组,24例)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 术后内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降钙素原[(8.05±2.98) μg/L和(5.42±1.57) μg/L],C反应蛋白[(62.0±15.49) mg/L和(45.73±12.65) mg/L]均较术前[(0.56±0.14) μg/L和(0.60±0.11) μg/L,(9.39 ± 3.27) mg/L和(9.22±3.12) mg/L]明显升高(P均<0.01),且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3d、5d两组的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内镜组IgA[( 1.08±0.36) g/L]、IgM[(0.92±0.23) g/L]水平明显高下开腹组[ (0.60 ±0.23 )g/L,(0.60±0.11)g/L](P均<0.05),术后两组的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内镜组术后1d CD4 、CD8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术前仅轻度下降(P均>0.05),且术后5 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术后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术后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道探查术均可诱发患者炎疗反应,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可能主要影响体液免疫,而短时间内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共13例经TAPP治疗的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腹股沟疝均无中转开放。单侧12例(斜疝10例,直疝2例),双侧1例(斜疝)。手术时间(85.6±12.8)min,术中出血量(25.0±2.5) mL,肠功能恢复时间(10.5±2.3) h,术后VAS疼痛评分(3.0±0.95)分,术后阴囊气肿6例,血清肿1例,术后无肠梗阻、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正常活动时间(10±3.5) d、术后住院时间(4.5±1.0)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下腹部手术史腹股沟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与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联合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妇炎胶囊加用中药红桂附干贴敷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穴位按摩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月经情况,以及疾病损伤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治愈7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9%,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平均月经周期和平均月经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平均月经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躯体功能损伤评分和社会心理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症状和疼痛感,能调节月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DCA3)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CDCA3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CDCA3 mRNA在不同食管癌细胞系(Eca109、Kyse-170、TE1)和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CDCA3-1、si-CDCA3-2转染Eca109和TE1细胞,另转染si-NC作为阴性对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DCA3、CyclinD1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食管癌组织中CDCA3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Eca109、Kyse-170和TE1细胞中CDCA3 mRNA表达高于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P<0.05)。沉默CDCA3表达后,Eca109细胞和TE1细胞的增殖率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沉默CDCA3表达后,Eca109细胞和TE1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沉默CDCA3表达可降低CyclinD1蛋白表达和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结论CDCA3 mRNA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干扰CDCA3的表达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增加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提示CDCA3可能为食管癌的潜在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7.
介绍时间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强调应根据机体生物节律性变化规律,应用时间护理学理论对肿瘤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使护士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因时、因病施护。  相似文献   
8.
时辰化疗是根据人体24h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的变化选择化疗药物毒性最小的时间将化疗药物输入人体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又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2004年10月我科在全院率先开展了肿瘤时辰化疗,通过1年3个月的临床实践,证明了时辰化疗与传统化疗方式相比,不仅在治疗方面具有毒性低而疗效高的独特优势,而且在护理理论和方法上也具有独到之处,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是一种独特的"成瘾"现象,有学者指出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具有精神病样症状,但是治疗这种情况有其独特性,针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治疗,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对邪教精神依赖和精神痴迷者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宫切辅助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将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宫切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镜下全宫切辅助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腹腔镜下全宫切辅助一般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术后相关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宫切同时辅助针对性心理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及心理因素对本病影响的重要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