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床旁实时超声指导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后期液体调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7-01—2013-10-20我院ICU收治的严重外科感染合并肺外ARDS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例。A组根据超声监测结果,在循环稳定情况下维持出入液量负平衡,B组按照一般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其心输出量(CO)、氧合指数和累计出入量。结果 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t值分别为-2.371、-2.859,P0.05)。治疗第1天时,两组CO、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治疗第2、3天时,两组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氧合指数高于B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治疗第4天时,A组CO、氧合指数高于B组,累计出入量低于B组(P0.05)。结论床旁实时超声监测有助于指导ARDS患者液体调控,改善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产后非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识别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例妊高征产后并发非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心源性肺水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氧合下降、心动过速,X线胸片示斑片状阴影,而中心静脉压偏低或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正常.诊断时必须注意与心源性肺水肿相鉴别.治疗包括解痉,静脉滴注新一代羟乙基淀粉、白蛋白,应用利尿剂和呼吸支持等,均可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妊高征产后非心源性肺水肿比较少见,有效的治疗方法明显有别于心源性肺水肿,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和利尿剂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监测外科手术、创伤病人入ICU时的降钙素原(PCT)水平,评估PCT对外科手术、创伤病人院内感染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年龄大于18岁、创伤或手术后需要进入ICU监护的病人73例。监测PCT水平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PCT≥0.05ng/ml预测外科术后、创伤病人院内感染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37.5%,准确度71.2%,阳性预测值32.7%,阴性预测值100%,阳性似然比1.60,阴性似然比为0。PCT≥0.25ng/ml预测外科术后、创伤病人院内感染的敏感度为37.5%,特异度97.0%,准确度64.4%,阳性预测值93.8%,阴性预测值56.1%,阳性似然比12.5,阴性似然比为0.64。入ICU的PCT值预测外科术后、创伤病人院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对创伤及外科手术后病人进行PCT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院内感染高危病人,可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易菁  陈怀生  文舜康 《肝脏》2006,11(4):249-25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呼吸衰竭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19例因各种不同肝脏疾病而行肝移植手术的病例,分析其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相关监测项目数据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术后14/19例(73.7%)发生呼吸衰竭,其中8/19例(57.1%)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19例(28.6%)为急性肺损伤(ALI).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围手术期血制品输入量、液体出入量、pH值异常、术前并发症、合并感染有密切关系.给予氧疗、抗感染、控制液体出入量及其它对症治疗后,14例呼吸衰竭均得以纠正.结论 围手术期输入过多血制品,液体出入量正平衡,PH值异常、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感染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控制血制品的输入量及液体出入量、纠正PH值,给予氧疗,治疗感染及并发症可有效地纠正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重症肺炎的监护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进行ICU监护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所检测的病原体顺序依次为细菌、真菌、病毒,以多重、混合感染为主,予积极的抗生素治疗.由于感染严重常并发呼吸衰竭、脓毒症性休克、血电解质紊乱、血糖异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毒性肝炎、中毒症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经监护及治疗后,29例存活,8例死亡.结论 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预后差.ICU的严密监护、对病原体和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重症肺炎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依据2012年欧洲腹部疾病工作组(WGAP)制订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工作指南中AGI的临床分级标准,对ICU患者的胃肠功能和临床结局进行评估,探讨AGI分级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患者874例,根据欧洲2012年AGI工作指南对患者胃肠功能进行分级,共0~Ⅳ级。记录不同病因患者病死率、不同AGI分级患者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比较不同AGI分级的原发性与继发性AGI患者病死率。结果 874例患者中共159例死亡,病死率为18.2%。AGI 0级者471例,Ⅰ级者118例,Ⅱ级者180例,Ⅲ级者76例,Ⅳ级者29例。AGI分级与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s=0.580、0.374,P<0.001)。403例AGI患者中原发性AGI患者181例,继发性AGI患者222例。原发性AGIⅡ级和Ⅲ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7.7%(7/91)、53.1%(17/32),均低于继发性AGIⅡ级和Ⅲ级者病死率52.8%(47/89)、84.1%(37/44)(χ2=43.613、8.637,P<0.05)|原发性AGIⅠ级患者病死率为0,继发性AGIⅠ级患者病死率为7.3%(6/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106)|原发性AGI Ⅳ级患者病死率为90.9%(20/22),继发性AGIⅣ级患者病死率为85.7%(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结论 随着AGI分级升高,患者病死率增高,ICU住院时间延长。欧洲2012年AGI工作指南推荐的AGI定义及分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舜康 《全科医生》1999,8(4):204-2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GMV及SIMV PS模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80例。结果 :痊愈 34例 (4 2 5 % ) ,放弃治疗 6例 (7 5 % ) ,死亡 40例(5 0 % )。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 (NP) 5 8例 (72 5 % ) ,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 5 1例 (6 6 3 % )。统计表明 ,MOF与NP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为提高对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在采用机械通气时 ,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尽早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撤离呼吸机 ,预防NP和M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道了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在病程早期应用了激素冲击和抗病毒治疗,其中2例患者经治疗1个月余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 该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以肺部弥漫性浸润并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早期激素及抗病毒治疗可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