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环丙沙星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96例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环丙沙星治疗组(组I)43例,采用环丙沙星0.2每日2次静滴,疗程7天或至症状消失3天,环丙沙星加甲硝唑治疗组(组Ⅱ)53例,采用环丙沙星0.2g加甲硝唑0.5g每日2次静滴,疗程7天或至症状消失3天。患者酌情进行内镜下胆总管乳头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胆汁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浓度检测,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象、肝肾生化、动态B超胆道显像。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单纯抗生素治疗:环丙沙星组66.0%;环丙沙星加甲硝唑组83.4%。加用内镜治疗:环丙沙星组74.5%;环丙沙星加甲硝唑组90.9%。结论:环丙沙星是临床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经济药物之一,结合抗厌氧菌药物及内镜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西地区(凌海、朝阳、兴城、绥中、葫芦岛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西地区牲畜饲养、贩买及采购、屠宰、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1740人,其中布病患者98人,总患病率为5.63%。接触流产牲畜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接触者(P〈0.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人群布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检验得出10个影响布病患病的可疑危险因素。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6个布病危险因素:饲养牲畜不进行免疫(OR=12.756)、不使用消毒液(OR=5.303)、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OR=3.265)、牲畜粪便不进行无害化处理(OR=3.129)、接触流产牲畜(OR=2.892)、购买牲畜不检疫(OR=2.549)。[结论]职业人群布病知识的缺乏及自我防护意识的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是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与肾被膜下移植胰岛治疗小鼠1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分为白色脂肪组(10只)和肾被膜组(10只)接受胰岛移植。胰岛分离和纯化后,分别移植到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和肾被膜下位点。术后持续监测两组受体小鼠的随机血糖水平、糖耐量功能,移植后100 d摘取两组存活受体小鼠的胰岛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白色脂肪组有6只受体小鼠的血糖在移植后1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其余4只受体小鼠一直维持着高血糖状态,陆续在监测结束前发生死亡;肾被膜组10只受体小鼠的血糖均在移植后10 d内恢复正常。白色脂肪组和肾被膜组受体小鼠的胰岛移植物均能降低血糖水平,但白色脂肪组胰岛移植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方能发挥降血糖功能。肾被膜组小鼠的糖耐量功能优于白色脂肪组小鼠(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白色脂肪组和肾被膜组胰岛移植物的胰岛素表达均正常。结论腹股沟皮下白色脂肪组织部位移植胰岛能有效地发挥调控血糖变化的功能,尽管其降血糖功能稍弱于肾被膜下部位,但具有贴近理想胰岛移植位点的众多优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胰岛移植替代部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